《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今年4月上映的印度電影《調音師》改編自2009年的法國同名短片,雖然“假盲人見證真謀殺”的概念是從短片中移植而來的,但主線劇情、氛圍基調都跟短片差異極大(而且原片叫調音師,本片是鋼琴師),時長又完全不是一個體量,所以這兩部作品其實沒有太大可比性。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就長片本身來看,前一半都比較糟糕,情節走向趨於刻板俗套,尤其是主角目睹殺人現場之前的情節,關係的博弈以及相互試探對主線發展的節奏造成了極大破壞,蘇菲這個人物的寫作更多服務於商業元素的滿足,到一半時這個角色從劇情中消失不再承擔功能,但結尾非得又把她拽出來生硬連線前情。包括很多評論普遍吐槽的巧合生硬、邏輯混亂等等問題,筆者基本都同意。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電影還是給筆者帶來了一些觀影的愉悅,從男主角被女反派暗算至真失明開始(對!也就是蘇菲消失的時候),情節開始了

對型別片敘事神話的顛覆

,雖然遠遠達不到驚為天人的地步,但作為本片最大的新穎之處不應該被忽略。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首先是對主流型別敘事中

復仇情結的改寫

,我們看過很多主人公捲入事件(目睹殺人現場);和對手試探博弈(在西米和惡警的試探中掩藏自己);在中途受挫觀眾情緒達到低谷(暴露並遭到迫害);找到支援和復仇的蓄力點(和彩票大姐一夥達成共識),從這裡開始敘事目標發生了轉移,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揭露謀殺真兇上面,雖然但前半段給觀眾的經驗性暗示是這樣,各個視角的劇情目標變成了“滅口”、“搞到一千萬”和“逃生”,所以直到結局電影都太展示惡警的最終下場和對殺人案的定論,而是男主是否活下來以及他做出的選擇,中段的低谷並沒有給主角賦予觀眾預期中的主動性,也

沒有規定傳統型別敘事中幫助者/阻礙者的角色符號的明確劃分

,男主、西米、警察、醫生、彩票大姐,每個人的立場都是不確定的、具有潛在危機性的,這種混亂和去中心化之於之前嚴肅鋪墊的敘事模板才是真正的反轉。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第二點是

主人公道德優越性的取消

。此前鋪墊了兩場戲對觀眾觀影經驗進行誤導的情節,一個是鋼琴師去警局確認筆錄腦海中瞬間爆發進行當場指認的想象(表示他內心的良知),第二個是鋼琴師在家中對西米表示事不關己,這裡觀眾很容易會認為是人物弧光的鋪墊,可以聯想到呂克貝松導演的《第五元素》或者《我不是藥神》那樣的電影,欲揚先抑,先表現小市民面對現實壓力懦弱自私的一面,最後一定會給到人物道德高光(達拉斯毅然接受任務、藥神滿懷悲情重新出山),受到情感的外部作用和善良本質的內部衝擊,從“局外人”,甚至阻礙者,轉變為“英雄”或者目標主體,但《調音師》並沒有,男主始終沒有道德光環,導演最後告訴我們他真的就是那樣一個明哲保身的人,所以他最後對蘇菲的主觀敘述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反轉的意義,依然是對觀眾的一種“耍弄”和對神話敘事的嘲諷。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最後是本片中情節的推動、危機的化解幾乎不是主人公智慧的結果,

他沒有被賦予特殊能力

(除了裝瞎和彈鋼琴),包括身體上的和頭腦上的,他往往不是行動的主體和情節發展的動因,而其他角色反倒有很強的行動力,最後總的來看,男主角和其它角色一樣,都是有自我保護機制和利益驅動機制共同確立的行動體而已,只不過觀眾的認同恰好代入的是這個角色。

《調音師》:對型別片敘事的解構

相比於三年前完成度很高、嚴格遵守型別片劇作套路的《摔跤吧,爸爸》,這種缺乏嚴謹、混搭感強但有一點

坎普精神

反傳統意識

的小片,偶爾看一部還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