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雜談(十八)芻狗的命運

老子心中的“道”,大多都很挑戰我們的認知,不過正因其不同,方有震耳發聵之效用。

關於老子心中的“道”,第一個我們應該瞭解的理念,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道無偏”。所謂“道無偏”,就是說作為最高存在的“道”,對於世間每一個單獨的存在,都沒有任何的偏愛。這是老子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而對這個思想最直接的闡述,就在老子的第五章,這也是《老子》非常有名的一章。

老子雜談(十八)芻狗的命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

俞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老子》第五章

本章應該是老子最驚世駭俗的話語之一,至今好像很多人都難以接受。究其原因,關鍵就在這第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先解釋一下什麼是“芻狗”?芻就喂牲口的草,把草捆紮成一個狗的形狀,這就是芻狗。在老子生活的年代,人們在祭祀祖宗神靈的時候,經常就用芻狗獻祭,估計是覺得用活的狗沒必要,不划算,或者覺得太殘忍也有可能。那在獻祭完了以後,這種草紮成的狗就沒啥用了,一般就隨手一扔,當垃圾處理了。在當時,芻狗就是一種很輕賤的東西。

老子雜談(十八)芻狗的命運

說到這兒,不妨扯遠一點。古往今來,很多自以為頗受重用的人,說到底,不過就是領導的一條芻狗。

用你的時候,把你捧得高高的,弄得你也覺得自己真是個人物,然後幫領導得罪人的事兒就都你去幹了。結果到了最後,領導需要平息民憤了,需要撇清自己了,就把你隨手一扔,當“芻狗”一樣處理了。

自古以來很多所謂的“重臣”,其實都是這樣的角色。“請君入甕”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故事的兩位男主角—周興和來俊臣,便是武則天的兩條“芻狗”。雖然都曾風光一時,但其實都是用完就扔的貨色,沒一個有好的下場。要說類似的故事,從古至今,其實一直都在不斷地上演,前仆後繼的人從來就沒斷過。看多了,也就覺得一點都不新鮮了。

老子雜談(十八)芻狗的命運

老子關於芻狗的這番話,當然比我的胡亂發揮要深刻得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表面上看,這意思好像就是在說:天地是沒有仁愛之心的,萬物對於天地,不過都是些草扎的狗;聖人是沒有仁愛之心的,老百姓對於聖人而言,也不過都是些草扎的狗。聽到老子這番話,大家心裡是不是哇涼哇涼的?這啥意思啊?敢情老天爺就如此的冷漠無情麼?而毫無仁愛之心的人,還能稱之為“聖人”麼?所以我才會說,這是老子最驚世駭俗的一番話,說得太重!說得太狠!非常挑戰我們的認知。不過大家別急,讓我們一點一點來說,最後說明白了,也許你就會驚歎於老子的卓越智慧了。

老子雜談(十八)芻狗的命運

下期預告:什麼是“仁”?

“仁”這個字,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好,那麼“正確”。

喜歡第貳月

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