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普洱茶

第二十三章:新中國時期的普洱茶

現代普洱茶史話是從20世紀中後期開始,也就是1950年以後。雲南現代的普洱茶在生態上有極大改變,同時製造工序也有了革新。不管是在普洱茶品質上或是品飲上都有了不同。20世紀50年代開始,雲南以“合作社”形態制度,聯合雲南省的各大私人茶莊,形成一個鬆散的整體,互相支援,互相調配,有了集體的概念。透過雲南省茶葉公司的指導,整體運作營業。

1953年私人茶莊只能零售,不準批發,大大縮小了私人茶葉經營範圍。1954年實行全國茶葉“統一收購,計劃分配”,私人茶莊所經營的茶葉,一律納入國家計劃安排。雲南普洱茶從此就“中央掌握,地方保管,統籌分配,合理使用。”為使茶葉納入國家計劃軌道,茶葉生產製造,已經完全由“人民公社”掌管處理,再也沒有私人貯存的茶葉。

1958年,雲南財貿辦公室要求各級政府擴大茶葉生產,鼓足乾淨,千方百計完成任務。於是各茶區全民上山,大采茶葉,造成了“一把捋,抹光頭,砍樹摘茶”,茶園損害嚴重。茶樹都成了“三炷香”的光丫枝,生產量嚴重下降,老茶樹茶園因而毀滅嚴重,雲南省茶園由六十多萬畝銳減為一半之數。直到中央號召“以後,山坡上要多多開闢茶園”,全省熱烈響應,掀起了發展開闢新茶園高潮,重振以往茶葉生產的繁榮局面。20世紀60年代初期,為了茶葉大量生產,改種舊茶園,開闢新茶園,引進了扦插栽種技術,培植灌木茶山,產量大、人工少,完全配合經濟效益。“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抓生產”,一方面把陳老的普洱茶品掃地出門,紅衛兵們曾放火燒掉許多陳茶茶庫,而剩下的都賣到海外賺外匯。同時又將“質量驗收”的品管制度,視為資本主義的“管、卡、壓”加以批判。因此“收購不講茶葉質量,製造不講傳統方法。”在“文革”後期,雲南省茶葉公司完全改變了傳統普洱茶生產,取而代之以生產紅茶、綠茶和普洱熟茶為主。雲南的滇紅賣到國際市場賺取外匯,綠茶是在省內銷售,而普洱熟茶則銷到港澳及東南亞等地華僑社會。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走計劃——市場路線,以經濟掛帥,講究經濟效益。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召開了“新茶園密植速成高產學術研討會”,提倡每畝地密植茶樹三千至五千株為標準,會議非常成功,政令也十分貫徹,促進了雲南省密植茶園發展。從此以後,雲南普洱茶的茶園生態,完全改頭換面,徹底革新,成為了“開拓矮化、灌木密植、人工肥料、機械採收、葉薄光面、提高產量”的新茶園。而過去傳統舊式“大樟樹林、喬木老樹、肥芽厚葉、人工採摘、低度產量”的老茶園,所佔比重逐漸降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漸漸成為了被重點保護的物件和茶友趨之若鶩的頂級普洱茶品。 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普洱茶品,大多數是矮化灌木新茶園的茶青,其品質和特色,比較樟林喬木老茶園的普洱茶,有了極大的差異。1973年以後,普洱茶的製作工序中,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渥堆發酵作用,形成了普洱熟茶。此後,普洱茶由此形成了生茶和熟茶兩大分類,因而在普洱茶文化中,也出現了“品老樹生茶,而飲新樹熟茶”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