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原創: 我是拾遺君 拾遺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拾遺物語

最好的孝順,是孝而不順——我愛你,但並不代表你可以插手我的人生。我愛你,但並不代表我必須聽你的話。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1

如果你這幾天在看《都挺好》,

你肯定要被劇中父親“蘇大強”氣死了。

“氣死了氣死了,有你這麼當爸的嗎?”

“做父母做成蘇大強這樣,真的是還不如去死。”

“我真的想一巴掌拍死他。”

“蘇大強什麼時候嚥氣啊,我要被他氣死了。”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2

觀看《都挺好》,

很多觀眾都氣炸了。

這部劇叫做《都挺好》,

實際上個個都不好。

所有的不好,全部都始於一個“好爹”——蘇大強。

“明知道兒子剛換工作,

他卻要買房子,

還抬手就要500萬,

而且沒有商量的餘地,

但凡兒女讓他有點不順心,

他就瞬間倒地,

兩腿一軟,尋死覓活。”

他日常最喜歡乾的事情,

就是整事、整事、整事,

一個人,把三兄妹的日子攪得雞飛狗跳。

氣得觀眾們牙根癢癢:

“那個爹我真的看不下去了,真想一巴掌拍死他。”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3

觀眾為什麼氣得要吐血呢?

因為這樣為老不尊、為老無恥的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並不少。

隨便翻翻微博,

你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留言:

“看著蘇大強就想到我爸,自私自利真的是一模一樣。”

“我爸簡直就是蘇大強本人,我媽就跟蘇明玉她媽一模一樣!”

“蘇大強簡直就是我翻版的外婆,她住我家後,我家就沒太平過,離間我爸媽的感情,害得我爸媽差點離婚。”

“這個蘇大強和我奶奶一模一樣,滿口謊話,給自己大兒子,就是我爸,潑髒水,我爸媽對她那麼好都沒有用。”

一個觀眾說得特別好: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事情,

就是出現一個蘇大強這樣的老人。

這種老鼠屎式的老人,

是一切家庭矛盾的最大根源,

這種老人的存在,

會將一個家庭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4

家裡出現了這種老人怎麼辦?

我覺得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孝而不順。

中國人最喜歡講“孝順”,

以至於出現了兩大問題。

第一:很多父母把孝順妖魔化了,把孝順變成了控制孩子的工具。

就像蘇大強一樣:

“你不聽我的,就是不孝。”

“你不順我意,就是不孝。”

第二:很多子女把孝順簡單化了,認為孝順就是事事順從父母。

“她是我媽,我得聽她的。”

“再怎麼錯,他也是我爸。”

很多家庭都是這樣走向破裂的。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

他爸特別好賭,

每次輸了都找他借錢,

他每一次都給了,

他老婆氣得不得了:“你不能這麼慣著他。”

他就說:“他是我爸,我不管他誰管他。”

結果他老爸越賭越大,

有天晚上輸了20萬,

被人押著來找他。

老婆就跟他離婚了:

“你要慣著你爸,你就一個人負責吧。”

有時候,盲目孝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5

孔子的弟子曾參,

是歷史上著名的孝子,

他的事蹟還上了《二十四孝》圖。

曾參有一次鋤地時,

不小心誤除了瓜苗,

結果遭到了父親的暴打。

父親暴打他時,他不閃不躲,

最後被打得暈死過去了。

但他醒來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跑去給父親下跪:

“孩兒不孝,做錯了事情,害得父親生氣。”

孔子知道這件事情後,

給曾參講述了一個故事:

“舜的父親瞽叟,受後母的挑唆,

對舜一點都不好,

動輒不是打就是罵。

你知道舜是怎麼處理的嗎?

父親罵他時,他就聽著,不跑。

父親若要使用大棒打,他就跑。

舜孝順父親的方式是:

想要使喚我時,我會出現在身邊。

但想要殺我時,我就讓你找不到。

舜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盡孝呢?

因為如果他被打死了,

那就沒法盡孝了,

沒法盡孝就是最大的不孝。

而且,父親打死了他,

就會讓父親落下‘不仁’之名,

置父親於不義就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順,就是孝而不順。

孝,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但“順”卻未必,

因為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

所以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棄之。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6

“Autumn QT”寫過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叫《像管理客戶一樣管理父母》,

文中有個觀點挺有意思的:

“有時候,我們對父母,

要像對‘甲方’一樣。

甲方的意見,我都同意嗎?

並不是。

年輕的時候,客戶說我做得不對,我都誠惶誠恐;

實在覺得不該改、不會改,

我就顫顫巍巍地求助老闆。

現在客戶讓我改什麼,我成長了呀:

1、接受——大家有不同想法,正常。甲方(父母)當爸爸習慣了,就會自以為是,說話不客氣。

2、判斷——是否有道理,是否可調整。

3、順應——能改的就爽爽氣氣改了;不能改的,解釋理由不改。

4、拖延——不改的,也不會斷然拒絕,後續可以研究研究。

一方面,有禮貌、有迴應,

在可能的情況下,

儘量建立友善的關係。

另一方面,

不放棄自己的專業性與獨立性,

劃出界限,能改的我就改,

不能改的我就說服,

說服不了的我就賴皮。”

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我們還可以選擇不做這筆“生意”嘛。

你過你的,我過我的。

《都挺好》:跟父母最好的相處狀態,是孝而不順

7

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說的就是“管理父母”這件事,

作者的奶奶不喜歡作者媽媽,

作者爸爸採取的方式就是“孝而不順”,

用“孝而不順”去管理父母:

有一天,我爸藉著喝了酒,當著奶奶的面兒,說了一番很強悍的話:“我這輩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娶了這麼個有文化又漂亮的老婆,當年想娶她的多了去了,全比我官大,她單單跟了我,我就是掉了腦袋也不能讓她不痛快,誰要讓她受委屈,我就跟誰翻臉。”鄉下親戚到我家,按照我奶奶的規矩,我媽是不能上桌吃飯的,我爸就把我媽拉上了桌,奶奶的臉色就不好看起來,於是姑姑就幫奶奶說話:你怎麼能讓她上桌?我爸聽了,就殺雞給奶奶看:“你愛在廚房吃,現在就到廚房裡蹲著去,沒人攔你,我們家是很自由的,你要是不去,就坐在這兒老老實實地吃你的飯,別沒事兒找事兒。”奶奶一下就被我爸給鎮住了。

孝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孝順父母並沒有錯,

但孝順不意味著事事都要順從父母。

一味的盲從並不是孝順,

而是置父母於不義、置自己於不仁、置愛人於不顧。

最好的孝順,是孝而不順。

我愛你,我對你很好,

但並不代表你可以控制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