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可以有多偏激?

華為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跟這件事情本身相比,同樣讓我吃驚的是,現在我們的輿論環境已經偏激(不是激化,是偏激,因為激化了都不一定是壞事)到如此程度——以至於,你表達什麼觀點都有人懟你,同時你的解釋,你的論據他都可以完全忽略,可以只為了懟你而懟你。

輿論可以有多偏激?

你說分析員工的疑點,(可能變相地)說華為是無辜的。會有人評論你給華為洗地,是公司僱來的水軍。

你站在華為公司的層面思考問題,會有人說你是「精神資本家」。

(備註:「精神資本家」,是指一個實際上一無所有、接近赤貧的人,但卻匪夷所思的自發為資本集團、壟斷集團說話。如果一個不知情的人聽到這個人的的言論,甚至會誤以為他就是一個家財萬貫的資本精英。)

你支援員工的據理力爭,會有人說你裡通外國,是收了別人的錢的「黑公關」。

你把手頭能收集到的資料收集整理了一下,加以自己的觀點。會有人說你是「公知」。

反正你發表什麼觀點,你都是錯的。這裡面還有更魔幻的是,很多當年瘋狂吹捧華為的人,和如今瘋狂黑華為的人,竟然是同一批人。

輿論可以有多偏激?

我們接受了碎片化、情緒化的資訊,形成可能正確可能不正確的觀點。

這些觀點已經可以偏激到,就好比在穿越火線裡面撿起了槍,只有你死我活才能分出個勝負

,大家沒有理性討論的可能性。

爭吵到了最後我們都忘了,我們其實都不瞭解真實案情細節。

輿論可以有多偏激?

李洪元所寫的內容,有一部分也是他個人的推斷,而非事實本身,有一部分真實資訊,也在最開始被刻意的隱藏了。許多資訊也是我們後來才得以知曉的,比如說:原來大家認為私人轉賬的30多萬是2N的賠償,其實華為公司已經賠償了李洪元N+1的錢,N+1的錢加上這30多萬,才剛好是2N的錢。

為華為站臺一篇傳播最廣的文章《李案十問》,許多人在形成觀點的時候,用了這篇文章作為論據。可問題是,這篇文章本身的信源是什麼?文章中提供的資訊又是不是真的呢?可信度有多少?

輿論可以有多偏激?

上面兩段,不是為了說明誰是善誰是惡。

說了這麼多為了提醒大家:如果用不完整、不一定真實的資訊作為論據,能推匯出真實的結論和觀點嗎?

更不要說,還有一坨又一坨的自媒體為了你的點贊、轉發和關注,提供著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資訊,反正越誇張越好,越煽情越好。

「爽文」誰不愛看?

人們總是希望同情弱者,指責強者,這也沒有什麼錯的

。但請保持理性,用正確的邏輯和態度去甄別思考,別被輿論裹挾。要知道,網際網路下沉的這兩年,輿論也在下沉。真相,可能還未完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