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必讀——《至味在人間》

“就像我,一個安徽人,在北京這麼大的城市生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每每想到我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還是難免食指大動。”

“(在北京)已經居住了二十八年,但一直找不到味覺上的歸屬感。”

吃貨必讀——《至味在人間》

陳曉卿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許多人認識了陳曉卿,他是這部風靡一時的紀錄片的導演。我知道他是透過竇文濤的節目《圓桌派》,其實已經算是很晚知道的了。然而,在那個四個人的訪談節目裡,在竇文濤、馬未都這樣的說話高手中,陳曉卿竟然能夠做到“不搶戲”可你又不能不將目光投向他的地步。我不知道這究竟是天賦異稟,還是江湖錘鍊。他說話總是不緊不慢,但腔調自有一派風格,不膩且生動,智慧又不高冷,雅緻中還有些江湖風塵,熱情卻還保持著適度的分寸。

總而言之,我挺喜歡聽他講話。

看了幾期他在的《圓桌派》,就買了他的一本書——《至味在人間》。

怎麼說呢?初讀他寫的文章,感覺不如聽他講話過癮。可是一頁頁讀下去,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字裡行間就能分明流露出鏡頭裡完全看不到的陳曉卿的另一面。

總的來說,鏡頭裡的他像漢堡王快餐,味道好,分量足,短時間征服你的“胃”。文字裡的他則像一罈醬,陳的香,味道綿長,回味無窮。

吃貨必讀——《至味在人間》

《至味在人間》是一本關於美食的文章集,收集了陳曉卿十餘年對美食的尋訪、偶遇、思考和回憶,其中不乏真情流露。與其說他在寫美食,不如說,他寫的是人間裡的尋常人,尋常事,他讓你時刻不忘——所有的美食背後都是人生!

書中好些故事十分動人,比如《年夜飯之味》,就勾起了我兒時的好多記憶,我比他當然要小許多歲,但不知為什麼,他寫得那些畫面我都見過:

“常見的場景總是這樣:一隻豬頭端莊安詳地待在熱氣騰騰的木盆裡,我媽一隻手摩挲著豬臉,另一隻手捏著鑷子飛速地去著豬毛;我爹則在鍋灶和案板之間做折返跑,案板上各種形狀的麵食,在他手裡一會兒就變成了甜的螞蚱腿(類似江米條)或是鹹的焦葉子(排叉);我和妹妹們的工作主要是參觀。長大一些,我們的工作也比較清閒:妹妹們是拿一碗米和一角錢,歡天喜地地去街上找爆米花的機器,蹲在旁邊幸福地等待著‘砰’的那一聲。”

和他描寫的不同的是,我父親會在過年炸丸子、做肘子,至於爆米花似乎過年期間沒有見過,大約人家也要回去過年吧。

但這樣的描寫著實讓我美美地回憶了一番兒時的往事,還真是好多人說的那樣,年味現在變得越來越淡了,淡得彷彿過年不過是一個小長假。

吃貨必讀——《至味在人間》

書中插圖

還有一篇叫《一個人的麵館》,先摘一段解解饞:

“要三兩面,再要一紮生啤酒,先把啤酒倒進五百毫升的軍用水壺裡,當晚飯和水,喝掉剩下的半升啤酒,再把面吃完。蕎麵扛時候啊,一下午都不餓。趕上父母寄生活費,就中午和晚上都在這兒,還可以多要一瓶北冰洋汽水。”

這裡的面說的是朝鮮冷麵,自從第一次到了一家叫延吉餐廳的地方吃過這個面後,陳曉卿說他前前後後去了不下千次!從覺著難吃,到不吃不行。以至於他還給一位好友推薦,領著人家去麵館品嚐,結果卻得到了一句“哎,我真想知道,人要犯多大的錯誤才給吃這麼難吃的東西?!”

然而陳曉卿在文章的末尾是這樣寫的:

“這就是所謂的‘我之蜜糖你之砒霜’吧。在生活裡,我經常推薦朋友們去各種各樣的餐廳品嚐美食,但只有延吉餐廳分號是屬於我個人的,最多,也只能和最親近的人分享。記得不止一次,看我到心情不好,兒子跑過來,主動說:‘爸,要不咱們去吃冷麵吧?’他乖巧的樣子讓我不覺心下一暖:其實,個人的飲食偏好,儘管像胎記一樣私密,但至親永遠知道它在哪裡。”

吃貨必讀——《至味在人間》

書中插圖

這可能就是陳曉卿講故事的方式,他總在不經意間,從一粥一飯,一湯一面中不經意地在我們的情感之湖中投下一粒石子,到底能激起多大的漣漪,僅憑每個人的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