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算命道士”和“舉人”

明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張畏巖,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文采,寫文章寫得很好,也小有名氣。有一次他參加鄉試,考舉人,結果榜揭出來以後,發現榜上無名。他非常的氣憤,於是就大罵考試的主考官,說他是有眼無珠,寫文章這麼好,你怎麼都沒看上?正在他罵的時候,旁邊站著一位老道人,笑眯眯地看著他,好像看馬戲團演戲似的。張畏巖看見道者這樣一副態度,心裡越發氣憤,就遷怒於這位道人。道士就說:相公你的文章一定寫得不好。張畏巖聽了之後,更加氣憤了:你也是瞎了眼,你沒看過我的文章,怎麼就說我寫的文章不好?道士說:我只聽說寫文章最關鍵的是要心平氣和這四個字。像你這樣心不平、氣不和,文章怎麼能寫得好?張畏巖聽了這幾句話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古代的讀書人都很講道理,你把道理給他講出來,他明白後就屈服了,氣焰也就隨之下去了。然後張畏巖就向這位道士請教,如何能將文章寫好,如何能考上功名?道士講:中不中、考不考得上全在命。你有這個命,你就考得上,你沒這個命,你文章雖然寫得好,也沒用,你是要轉變自己。張畏巖聽道士這樣一說,有點不明白,他又問:既然是由命定的,怎麼可能轉變?道士接著講,這是一個很深的道理,道者說: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這說明雖然有命運,但是立命之人,不是老天爺,是我自己,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怎麼樣得好命運呢?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你的福多了,哪能說福報求不來,想得功名富貴都能得到。張畏巖又說:哎呀,你說做善事是好,但是我是一介貧窮的書生,沒有錢,要做善事都很難。道士說:善事、陰德都是我們心造的。只要有這顆心,常常都為善,起善心,起善念,自然就是功德無量。比如說謙虛,這是一種美德,它又不費錢,你剛才考不中,在這裡大罵考官,說他是有眼無珠,你這不是等於損了陰德嗎?為什麼不好好反省自己?自己德行不夠,沒有這個福分,所以儘管好文章,也考不中,沒這個福報。張畏巖聽道士這樣一說,明白了,知道原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君子首重修養德行。

如同射箭一樣,你這個箭要射不中,你會不會說,這個箭是哪個廠家生產的?品質這麼差。這個弓是哪個地方出產的?怎麼這麼差,害得我射不中。真正有理智的人,絕對不會這樣的抱怨。他只會抱怨自己,因為射箭的功夫不夠,所以射不中靶心。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張畏巖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他回去每天護持自己的念頭,絲毫不動惡念,逐漸增長德行。別人批評、責備都能夠順承,“父母責、須順承“,他做得很好,果然三年以後,張畏巖考上了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