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八月之光》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作家營造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中佔有重要位置。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喬 克里斯默斯是福克納作為這部小說的主題和核心來描寫的,他在書中運用了近半的篇幅來建構、塑造這一人物。被認為是黑白混血兒的喬一出生便遭到拋棄,成長過程中飽受歧視欺凌。他於孤獨驚慌中長大,迫切地追尋,想為自己尋得一處歸屬。他最後的悲劇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他的身份血統,兩種思想,兩種不可調和的努力,讓他既融不進白人,也成不了黑人,從而成為徹底的孤獨的流浪者。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不僅如此,他的自我認同和主體意識的殘缺和泯滅同樣也是重要因素,人最初的自我認同來自於家庭,因為家庭是人們最早接觸的基礎社會單位,,然後在成長中受到父母和社會的影響,透過別人的評價來認同自己。菲利浦·溫斯坦認為:在福克納的世界中,一個人是誰,是由他的血統決定的,但是更深一步研究,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是誰,是由他怎麼被稱呼而決定的,別人對他的稱呼最終會內化為那個人。基於此點,我們也可以知道,社會群體給予的歸屬和接納同樣是構成自我認同的重要因素。

可是喬既沒有父母幫助他形成完善人格的基礎,當時的美國南方社會也沒有足夠的寬容願意給予他以接納和歸屬。書中寫到,喬的養父和外公多次咒罵他為“小黑鬼”,而黑人園丁則在交談中稱他為“小白雜種”。社會在種群身份歸屬上將喬流放排斥,放任不顧,而在肉體和思想上卻對他極盡壓迫掠奪之能。作為虔誠的清教徒的養父宣揚嚴格的苦修生活,在他的手下,喬日日挨打受罵度日。他從小生活在白人主義至上的社會中,接受白人教育和白色語言霸權的強硬灌輸,使得黑白種族對立的觀念深深印鑄在他的觀念中,讓他理所當然的認為黑人即是惡劣卑下。他一面將他的惡行歸咎於他的黑人血統,一方面有不能摒棄觀念上的桎梏,他永遠擺脫不了黑人的身份,也永遠成為不了黑人。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而他的真正可悲之處在於,群體歸屬的流離失所造成了他身份的不確定性和自我認同的殘缺。過分關注於尋找認同,徘徊於自我認知矛盾的怪圈。反而造成了他對於理解自身和其所處社會理解的缺失。他從一開始竭力想要的,只是逃避孤獨,而不是追尋自我。就想書中說的:然而這條街直往前延伸,無聲無息地伸去,在他眼裡一個地方與另一個地方一模一樣,沒有一處能夠使他得到安寧。同樣,在他身處的這個社會中,這個種族與宗教歧視橫行的社會,哪怕他自身就已飽受其害,也並沒有喚起他多少嚮往平等,惱怒不公的意識與思考。而是更多關注於其兩間餘一卒的迷茫與悲哀。如果他能跳出觀念的桎梏,能夠思考質疑種族宗教歧視,黑白人種對立的合理性,那麼他至少能在思想上為自己掙得一個將自己從矛盾怪圈中掙脫的機會。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可是在此環境下,白色話語霸權的壟斷和普遍失語的黑人群體中,喬一面認同這種黑白種群的對立機制,一面有妄圖在這一嚴絲合縫,不留一點空隙的殘酷機制下為自己這孤苦的混血兒覓得一席安身之處。可以這樣說吧,他所信奉的觀念不容他存活,而他也無力環境也不允他做出改變。於是他徹底做不成白人,也徹底做不成黑人。福克納這樣評價:“他不知道自己是黑人還是白人,所以他什麼都不是。由於他不明白自己屬於哪個種族,便存心將自己逐出人類。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一輩子也無法弄清楚。我認為這是一個人可能發現自己陷入的最悲哀境遇——不知道自己是誰卻只知道自己永遠也無法明白。於是他就此被囚禁在這一詭異又可悲的矛盾怪圈中,畫地為牢,旋踵其間,永不停歇。

就像喬自己說的:可我從未走出這個圈子,從未突破這個圈,我自己造就的永遠無法改變的圈”。

福克納《八月之光》救贖與深淵同在

最後的最後,他親自為自己下了判決,社會先拋棄了他,群體又排斥了他,在他自己的審判席上,他放棄了為自己的抵抗和辯護,轉身加入了殺死他的呼聲中。在這聲勢浩大的呼聲中,黑人白人們的臉相互交錯,他們此前從未如此一致。可即時是在此刻,他也是形單影隻。

喬抬頭看審判席前的一張張臉,它們此刻終於不在是針鋒相對,不容縫隙的了,黑色的白色的相互交雜,眩暈,然後開始旋轉,呼啦啦,呼啦啦交織成一片混沌的灰。

就像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