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隋煬帝是一個惹事的皇帝這一觀點?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一個好人未必是一個好皇帝,反過來這句話也成立,一個好皇帝未必是一個好人。漢武帝,大漢朝在他的手裡結束了對匈奴屈辱的和親時代,“寇可往,我亦可往”當年是何等豪邁,至今我們依然記得那句傳世名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但是,也是在他的晚期時代,朝廷窮兵黷武,連年征伐,國力日益衰落,漢武帝晚年對身邊人非常猜忌,信任宦官,這才導致了巫蠱之禍,太子慘死。唐太宗在位期間,實行開放包容的政策,開創了貞觀盛世,但是玄武門之變的慘劇、十幾個侄子統統被殺也側面反映出這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現在好多影視劇黑化了太子李建成,真實歷史上的李建成也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只是他遇到了更強的李世民,時運不濟。隋煬帝,在位期間,對老百姓橫徵暴斂,為了去揚州看瓊花,徵用百萬民夫開鑿京杭運河,累死幾十萬人,先後三次發兵征伐高麗,耗盡開皇之治積攢的數十年財富,終於激起了民變,“莫向遼東浪死歌”一時廣為傳唱,和秦二世一樣,都是二世而亡,歷史書上被稱為暴君。但是,也正是隋煬帝,才有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為我們的航運事業做出來多大的貢獻。唐朝詩人皮日休寫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與其相比,李冰的都江堰也黯然失色了。一個暴君能和大禹相提並論,這側面反映出一個道理,人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生物體,不能以簡單的好壞來評價。除了京杭大運河以外,科舉制也是在隋煬帝時期出現的,科舉制是什麼,從國家層面來說是選拔人才,從個人層面來說是改變命運的大事,單就這一點來說,隋煬帝也是一位不錯的君主。

回到問題本身,如果非要從狹隘的角度來選一個歷史上最能惹事的皇帝來說的話,當然還是隋煬帝,拋開他在歷史上的貢獻不談。好大喜功徵高麗,貪圖享樂造龍舟。向西征伐吐谷渾,濫用民力國庫空。這一系列組合拳,引發天下大亂,最終被叛軍所殺,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我個人認為,惹事是難免的,人都有缺點,但是在惹事之後是否能有控制事情發展的方向的能力,這就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勝者為王敗者寇。縱觀華夏五千年,惹事的皇帝不少,但是大多數都是可以把事情擺平的,而只有隋煬帝,能惹事但是缺乏收拾殘局的能力,這一點,和漢武帝一比就高下立判了。在此要說明一點的是,雖然秦二世也是二世而亡,但是秦二世和隋煬帝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秦二世還未上位的時候,秦始皇的嚴刑峻法和六國殘餘勢力已經使得帝國內部暗流湧動,而隋文帝楊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隋朝呈現出開皇之治的繁榮景象。再回到煬帝本人,我個人覺得其實他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三次征伐高麗,前兩次均慘敗而回,帝國元氣大傷。隋煬帝不信邪,繼續發動第三次,他沒有及時反思戰爭失敗的原因,也不懂老百姓已經快揭不開鍋了,盲目地為了他個人的虛榮發動了第三次戰爭。還有經常被人詬病的建造龍舟和開鑿運河,他覺得天朝物產豐饒,量中華之物力,何事不成?這一點,也註定了他必然要失敗。相比唐太宗,從隋末農民起義拼殺出來,一路走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他對於百姓的苦難是有很深的體會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能說出那句後世廣為流傳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煬帝出生於名門望族,從小沒受過什麼苦難,南下征伐陳朝雖然是元帥,但主要還是依賴於隋朝五老之一的韓擒虎等名將,打陳朝實際上是躺贏,所以在他繼位後,在搞出了這麼多事後,無法收拾殘局的他也只能望著漂亮的頭顱哀嘆:為什麼會這樣?所以,古代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到改革開放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都告訴我們,實踐才能出真知,我們儘量不惹事,惹事了也不怕事,要有能夠收拾殘局的能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如何評價隋煬帝是一個惹事的皇帝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