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當時正在東宮為官的魏徵。

說他當初曾參與過竇建德與李密的起義軍,在兩人大敗後,又來到長安,歸順太子李建成,並慫恿李建成殺了秦王李世民。

聞言,李世民眉頭一皺,果斷命人將魏徵傳來。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見到魏徵,李世民勃然大怒,呵斥道:“你為何要在我兄弟之間挑撥?”

懾於秦王的威嚴,眾大臣均屏住呼吸,忍不住為魏徵捏一把冷汗,心道這是要算魏徵的總賬了。

只見魏徵面不改色,坦言道:“如若當初他聽了我的話,也不至於發生今天的事了。”

此言讓李世民頗為震驚。此人有膽有識,不用委實可惜。

就在眾大臣汗流浹背之時,李世民卻出乎意料地並未動怒,也沒怪罪魏徵。

反而嘆息一聲:“罷了,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不久,李世民即位,並任命魏徵為諫議大夫。皇帝不記舊恨,大膽提拔曾對自己起了殺機的臣子,這可謂是少有的創舉。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不但如此,李世民還鼓勵大臣們要勇於直諫,一時間,大臣們臣心高漲,大舉進諫。

特別是諫議大夫魏徵,更是直言不諱,對朝中大事細分詳究,其卓學淵識頗受李世民的器重。

因此,便不時召魏徵入宮,商議國事,聽取他的意見。一日,李世民問魏徵:“為什麼歷年的皇帝,有些明智,有些則昏庸呢?”

魏徵略一思索,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隨後,他又列舉正反兩例,來反覆論證這句話,“堯、舜兩位先帝,人們之所以說他們聖明,是因為他們善於納諫,能聽得進不同意見;

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貪圖享樂、不理朝綱、不聽民聲,整日花天酒地,荒唐至極。

前者之所以聖明,因廣開言路,心繫百姓;而後者之所以昏庸,因久居深宮,被所謂的親信矇蔽,罔顧百姓的死活,下情不能上達,故而國不久矣!”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魏徵言畢,李世民拍手稱快,道:“你說得太好了!”有了魏徵的至理名言,唐太宗更加註重直言納諫,無論高官平民,無論態度好惡,只要說得對,他都會虛心接受。

當時,李世民想要重新修建位於洛陽的乾元殿,以作為洛陽的行宮,方便巡查、遊玩時住宿。

作為皇帝,金口一開,自然是小事一樁。一聽說此事,一名叫張玄素的小官,便連夜寫了一份奏摺,奏摺筆鋒犀利,措辭激昂,內書:

“阿房宮修起來了,秦朝倒了;章華臺修起來了,楚國完了;乾元殿修好了,隋朝也滅亡了。

現在百廢待興,國力自然不比隋朝,而皇上則要大費兵力、財力修建什麼行宮,百姓剛受過戰亂之災,眼看又要飽受勞役之苦。

皇上沒有傳承先代帝王的優點,反而越發發揚其弊端,從這點上看,皇上的過錯堪比隋煬帝。”

一個小官,居然敢痛陳皇帝的短處,冒犯天威不說,還將其與隋煬帝那個昏君相比,眾大臣無不為其捏汗。

李世民不動聲色,召見小官張玄素,以便進一步試探該人是不是真的有膽有識。李世民問:

“你把我比作隋煬帝,那要是拿我和夏桀、商紂比又怎樣?”沒想到,張玄素竟直言不諱地道:“若皇上真的修建乾元殿,那與這二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此言可是殺頭的大罪,卻被張玄素如此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

李世民不禁感嘆道:“一個小官不畏生死,為我諫言,這都是為了我的江山社稷啊!”李世民當下便收回建造乾元殿的聖旨,並表揚了張玄素。

一直關注此事的魏徵,聽到這個結果由衷地感嘆道:“張公乃道德高尚的君子,故而說話亦有回天之力啊!”

由此事可以看出,李世民虛心納諫、睿智英明之處,此後,朝廷上下開言納諫的局面則更盛了。

李世民不但虛心納諫,還知錯就改。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隻美麗的鷂鷹,很是喜歡,便拿在手上把玩。

正巧魏徵來見,李世民怕魏徵說他玩物喪志,又一時躲避不及,便將鷂鷹藏於懷中,佯裝無事地與魏徵攀談。

李世民的反常被魏徵看在眼裡,他既不離開,也不揭穿,而徑直跟他講起古代皇帝玩物喪志的典故來,口若懸河,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李世民擔心懷中鷂鷹,可又不好趕魏徵走,表面上在專心聆聽,內心實則焦急萬分,待魏徵好不容易走後,鷂鷹已在李世民懷中活活悶死。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李世民淵識博學,有一日,他讀隋煬帝的文集,心中有疑問,便問魏徵:“看上去隋煬帝也是個學識淵博的人,深知堯、舜之好,桀、紂之戮,為何行事還是如此乖張呢?”

魏徵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身為一個皇帝,要掌管天下僅憑學識淵博不夠,還必須要有開明、博大的胸襟。

隋煬帝恃才傲物、驕傲自滿,口出堯、舜之言,卻行桀、紂之事,聽不得意見不合的聲音,自取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聽後大為感慨:“難怪帝王皆稱自己為寡人,這是自己將自己給孤立了啊!前車之鑑,歷史的教訓能避免我們走更多的彎路。”

從此後,李世民更加勤懇地治理國家,眼看國盛家榮,一日勝過一日,李世民頗感欣慰。

他知道這與大臣們直言相諫脫不開關係,便對大臣們說:“這治理國家,就如治病一樣。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病看上去雖好了,但還要好好休養,不能大意。

現如今,四方來朝,八方來賀,中原雖穩,但也不能不有所防範哪!所以,還要靠大家多出一些有用的主意。”

聽畢李世民的話,魏徵大為高興,即道:“皇上居安思危,實乃明君也!”

大臣們也都紛紛附和。此後,開言納諫之風便愈來愈盛,大臣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特別是魏徵,對朝事更是事事上心,對李世民的不對之處,也不瞻前顧後,當即就要指出。

一次,魏徵為一事在朝堂上與李世民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李世民心中窩火,但礙於大臣們在,只好忍氣吞聲。

待下朝後,迫不及待地回到內宮,對長孫皇后狠狠地道:“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不懂規矩的鄉巴佬。”

接著,李世民便將魏徵如何在朝堂羞辱他的事說了出來。長孫皇后未置一詞,默默退去,不一會便穿著朝服來求見皇上。李世民不理解長孫皇后的舉動,便上前詢問。

只見長孫皇后面帶笑意,恭恭敬敬地跪在李世民面前,道:“自古有明君才有賢臣,明君英明剛正,賢臣則剛直不阿。

這魏徵的剛直不阿,不正是彰顯了皇上的英明剛正嗎?”長孫皇后的話如一盆水澆醒了盛怒中的李世民。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他不但沒怪罪魏徵,後來反而在群臣中間說:“你們都說這魏徵臭脾氣、牛脾氣,我看這正是他可愛的地方啊!”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貞觀十七年(643),敢於直諫的魏徵因病去世。李世民前去弔唁,淚眼婆娑地哭訴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意思是說,用銅為鏡,可以照見衣冠是否整潔;

用歷史為鏡,可以看見國家的興亡之因;而以人為鏡,則可以看見自己的對錯長短。如今魏徵去世,他便少了這樣一面明鏡啊!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善於開言納諫,政治開明,治安穩定,國富家強,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貞觀之治”。

他曾慫恿太子李建成陷害秦王李世民,為何後來李世民不殺他洩憤?

謀略智慧“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是魏徵給唐太宗的諫言,而唐太宗正是靠著大臣的直言善諫,才開創了一片繁榮景象。

我們要學習唐太宗的胸懷開闊,虛心納諫,只有這樣才能聽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見,讓我們自己的眼界更寬闊,少一些錯誤,多一些成功,在借鑑中不斷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