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不是。人有很多天性,像是覓食,睡眠等,但是要將幫助他人放到天性這一層面就過於美化。倒不如說,人沒有想象中的高尚。

印象中曾有一場辯論講的是“讓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你猜結果是什麼,沒錯,性本惡論方贏了。

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品德都是從種群的教導中,潛移默化而來。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品德教育呢?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這樣的行為一定有它獨特的價值。

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他人時,其實大腦早已把自己代入困境,思及他人之憂,考慮到自己來日遇到了困境,同樣會希望受到幫助。做出行動後,大腦會發出一種訊號,讓你對未來的擔憂更加放心,彷彿自己也將會得到幫助。再加上若是有感謝之語,釋放的多巴胺會讓人感受到別樣的愉悅。但這一切發生得快,人們可能沒有感覺到。其實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天性的說法應該要追溯到文明未開化前。會有人說野獸也會互幫互助。比如,猴群,大象,獅群。是,但這些都是社群動物,這樣的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在種群生活中必不可少。要是達爾文進化論是正確的話,人類也可能有過這樣的時期,互助養育孩子,即使發生了意外的情況下,也能保證族群的壯大。但除卻孩子的養育呢?在其他情況下,這些行為就鮮少見之。你見過獨狼會給其他動物讓食嗎?

這也又關係到幫助他人的一個先決條件,自身富裕。這裡的富裕並不是指錢財擁有量。而是幫助他人時,自己對於所處時間,地點,身體狀況的考量。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現今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影片,問一個稍有些名氣的老演員,“如果你有一個億你願意捐嗎?”

“願意,願意啊。”

“如果你有一輛車,你願意捐嗎?”

演員思索了一會,說:“不願意。”

“為什麼?”

“我真的有輛車。”

很真實的一段話,聽完沒有人會有立場去指責,相反,更多人陷入了沉思,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有人會笑笑說,我願意 因為我沒有車。

幫助他人不是天性,更多時候人們會考量許多。

但是也有些來不及考慮這麼多的時候,身體自然的動了,甚至不顧自身安危。汶川地震中就有的許多這樣的英雄,他們獻出自己的生命,為其他更多的生命開路。

幫助他人是天性使然嗎?

這時候我們能說什麼呢?沒什麼可說的,歌頌他們吧。這樣的人物,他們的品德必然是無比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