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雖算不上好皇帝,但臨終前卻幹了一件大好事

我國古代用活人殉葬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殺或自殺後陪葬。考古發現的中國最早殉葬制度始於商代。商以後,周、春秋、戰國、秦朝皆有殉葬習俗。

漢、唐兩朝皇陵的重要特點不是以人殉葬而是陪葬制度,即在皇陵附近讓皇親國戚和達官顯宦死後陪葬皇陵。活人殉葬逐漸消弭。

宋代開始,契丹、党項、女真、蒙古等邊疆少數民族,先後入主中原,他們均有人殉的傳統,促使中原人殉再度興起,其中元代是殉葬制度的高潮。

明初延續了這種殘暴的習俗,直到明英宗才廢除。

此人雖算不上好皇帝,但臨終前卻幹了一件大好事

話說大明王朝的皇帝們,給人印象深刻的無非就是乞丐出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靖難之役奪了侄兒皇位的成祖朱棣及亡國之君崇禎皇帝了。前兩位皇帝,他們的文治武功大眾是耳熟能詳,可謂是威名赫赫。崇禎皇帝雖然是亡國之君可是相比於歷代亡國之君。個人覺得他可是最有氣節的,做到了天子守國門,不惜以發覆面,自縊煤山,其剛烈可見一斑。

可是,有明一朝,論起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除了乞丐皇帝朱元璋外,那就數當了兩朝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鎮了。他的人生故事可謂精彩,從皇帝到囚徒再到皇帝,人生命運真是跌宕起伏。

此人雖算不上好皇帝,但臨終前卻幹了一件大好事

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仁宣之治”中明宣宗朱瞻基長子。年僅九歲繼位,也是位少年天子。一生當中也沒有什麼大的建樹,比起他的父輩們,論起英明神武可是要差遠了。因為寵信太監王振,在其慫恿下親率大軍征討瓦剌也先部落,由於事先也沒什麼萬全部署,未選派得力軍事將領,竟然讓宦官王振這樣一個毫無軍事指揮的外行統領指揮作戰,遂導致在土木堡這個地方大敗,自己也被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讓其狠狠的算是顏面掃地,把大明朝的臉都丟盡了。後來又被放回,被其異母兄弟景泰帝囚禁南宮七年,又經過“奪門之變”成功復位。期間的人生可謂是精彩紛呈。可就是這樣一位毫無建樹的皇帝在臨終前卻做了一件他的先輩們沒做到或不屑於做的事。竟然一改從太祖朱元璋開始,皇帝駕崩時的后妃宮女殉葬的祖宗制度。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

此人雖算不上好皇帝,但臨終前卻幹了一件大好事

在其即將離世時,召見太子朱見深時說出了他的遺願:“自高皇帝以來,但逢帝崩,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此到明亡皇帝駕崩後算是把這條毫無人性的殉葬制度廢除了。正是這條遺願給其刀光劍影,跌宕起伏的一生添加了最為亮麗的一抹顏色,不管出自怎樣考慮,也許是因為理解別人的痛苦,做到了其祖輩們沒有做過的事,凸顯了人性的光輝,也讓後世史學家對其本不光彩的人生多了一些好評。

此人雖算不上好皇帝,但臨終前卻幹了一件大好事

小編認為可能這也是跟其不平凡的經歷,做過囚徒的生活有關吧。不管怎樣,在那個祖宗之法大於天,理學禁錮人們思想的大明朝也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變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