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為什麼被稱為“維護生命的要素”?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常常被人們想象為血糖的主要“創造者”,而被視為“公敵”,其實它也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按照其結構可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

1.單糖——是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具有甜味,易溶於水,可以不經過消化液的作用,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和利用。

2.雙糖——由2個分子的單糖結合在一起,再脫去1分子的水後合成。常見的有蔗糖、麥芽糖、乳糖等,易溶於水,經機體分解為單糖後可以被吸收利用。有些成人的消化道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酶,因而食用乳糖過量後不易消化,往往出現脹氣、腹瀉等症狀。

3.多糖——由數百乃至數千個葡萄糖分子組成,常見的澱粉、糊精屬於此類,沒有甜味,不易溶於水,經消化酶作用最終分解為單糖。

還有一類多糖,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它們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在腸道內形成廢渣,被排出體外,但是它們對人體有很重要的功能。人類的主食如米、麥、玉米和高粱米中,約含有80%的澱粉。澱粉經過胃中消化酶的作用分解為葡萄糖後,由腸道吸收入血,再轉送到全身各組織和細胞。

維生素為什麼被稱為“維護生命的要素”?

碳水化合物有什麼功效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效如下。

1.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組織的主要成分,並參與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在細胞內可以轉變為其他物質,例如脂肪、膽固醇等。

2.在細胞中轉變為糖原儲存起來,其中以肝臟和肌肉儲存為主,儲存的糖原又可分解成葡萄糖入血,以供給組織細胞利用。

3.碳水化合物還具有保肝解毒和對抗產生酮體的作用。因此,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其作用是蛋白質、脂肪所不能完全代替的。

為什麼要一分為二看膽固醇

“談膽固醇色變”是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朋友的真實心態。他們認為膽固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種心態往往使人們產生這樣的感覺,希望血中的膽固醇越低越好,希望膳食中的膽固醇越少越好。

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對膽固醇的看法,無論是血清膽固醇,還是膳食膽固醇,均應持一分為二的態度,客觀評價膽固醇的“功”與“過”。

1.血清膽固醇:臨床上將血清總膽固醇增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癥。目前,我國醫學界將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大致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血清總膽固醇合適範圍<5.20mmol/L(200mg/dl)

血清總膽固醇邊緣升高5.23 ̄5.69mmol/L(201 ̄219mg/dl)

血清總膽固醇過高值>5.72mmol/L(220mg/dl)

目前的很多臨床研究已明確,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增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總膽固醇越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越大,時間也越早。血清總膽固醇每降低1%,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可減少2%。

維生素為什麼被稱為“維護生命的要素”?

血清總膽固醇降到多低合適?對此,學術界長期存在爭論。有人認為血清總膽固醇過低可能引發腦出血或使癌症的發病率增高,特別是對老年人,這一點可能更有意義,但這尚需大量的流行病學的證據來證實。有一些惡病質的病人,血清膽固醇可降至很低水平,這其實是重度營養不良的一種表現。目前認為,將血清總膽固醇保持在2.1 ̄5.2mmol/L(90 ̄200mg/dl)範圍內可能較為合適。對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患者,應將總膽固醇降至4.68mmol/L(180mg/dl)以下。

2.膳食膽固醇:基於對膽固醇的偏見,很多人想從膳食中將膽固醇清除乾淨,似乎不這樣做就不能維持正常的血膽固醇濃度。其實,這樣做既不現實,也對健康無益。

首先,在我們過多關注血清膽固醇增高對人體可能的危害時,不要忽視正常膽固醇水平對人體的益處,例如:膽固醇是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膽固醇是很多重要激素和維生素合成的前體;膽固醇是大腦、肝臟等重要臟器的組成部分,等等。缺少膽固醇,則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其次,膽固醇僅有約30%來自膳食,而70%則來自體內的合成。若嚴格限制膳食中的膽固醇,則體內合成將增加;反之,若膳食攝入的膽固醇較高,則體內合成將減少。在一般情況下,二者保持動態平衡。也許,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一些長期吃素食、膳食膽固醇攝入很低的人也可能出現血清膽固醇增高。

最後,由於膽固醇通常與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部分維生素、部分常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等)共存於膳食中,過分限制膽固醇,有可能同時限制了其他有益營養素的合理攝入,這對健康是不利的。

目前很多國家的膳食膽固醇的攝入標準為每日不高於300毫克。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者,應進一步限制膽固醇攝入量,應小於每日200毫克。同時,飽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例應小於總能量的7%。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的食物主要有肥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蛋黃、動物內臟等。無論對健康人還是冠心病患者,均應少吃或不吃這些食物。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攝食動物性食品。相反,適量攝入瘦肉、魚類、牛奶、雞蛋或雞蛋清等,對維持人體健康是必需的。

維生素為什麼被稱為“維護生命的要素”?

維生素為什麼被稱為“維護生命的要素”

維生素,既不像蛋白質一樣可以構成身體和生命活性物質,也不像脂肪和糖一樣,可為人體提供能量。但一旦缺少它們,身體的構成和能量的供給都會出現異常,甚至中斷。

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通常用毫克,甚至微克這樣小的單位來計算其數量。但就是如此小的需要量,人體內卻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須經常由食物或維生素製劑作外源性補充。

食物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但天然食物中維生素含量並不高,並且很容易在儲存或烹調過程中損失。長期攝入維生素不足或因其他原因無法滿足生理需要時,可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嚴重維生素不足的狀態持續發展下去,可導致一系列臨床症狀,如夜盲症、佝僂病、維生素B1缺乏病(腳氣病)等。

有些維生素可在人體內儲存,如維生素A等,若攝入過量還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蓄積中毒。

能正常吃飯,還要不要補維生素

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的膳食能做到“全面、均衡、適度”,例如一般每日吃250 ̄300克主食,1杯牛奶,1個雞蛋,150克肉,50 ̄100克豆製品,500克左右的蔬菜和水果,25克左右的植物油等,那麼,每日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素(包括各類維生素)不致缺乏,也就無須再靠其他方法補充了。

然而,實際情況往往不那麼理想,下述問題往往難以迴避。

食品在儲備、加工、烹調過程中,必然有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的損失,在某些情況下,如烹調火候過大、時間過長等,會損失很多維生素。

很多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偏食”,如不愛吃水果、青菜等,有的則是食物種類不夠廣泛,長期攝食幾種固定的食物,造成維生素的攝入不均衡。

很多疾病,如消化不良等,會影響膳食中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妊娠、哺乳等,可造成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單靠食物供給有數量不足之嫌。

因此,對大多數人而言,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科學地補充維生素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