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420年,東晉大將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建立劉宋王朝。此後的170年間,南方依次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史稱“南朝”。與其相對峙的,是北朝諸政權。北魏於439年統一了中國北部,後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為高洋所奪,建立了北齊。西魏為宇文泰所奪,建立了北周。北方這五個王朝,史稱“北朝”。南北朝時期,宦官勢力呈現南弱北強的狀態。南朝由於世族勢力強大,對宦官勢力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因此始終罕見宦官干政現象。北朝則相反,宦官勢力得到了較大發展。北朝宦官不僅把持內廷高官,而且可以出任地方長官,其政治、經濟與社會地位均有所提高。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如北魏的宗愛、劉騰擅權亂政,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了嚴重危害。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1.南朝宦官情況

南朝與東晉一樣,由宦官專任的宮官機構及其地位,進一步呈現收縮下降的趨勢。在南朝時期,專門由宦官充任的高階官職已不再設定。南朝宦官干政的現象雖然偶有發生,但屬於個別現象。除南齊統治末期外,南朝的宦官作為一個整體並未形成自己的政治性集團,對政局的影響也極為有限。宦官是寄生在專制君權體制下的毒瘤,與君權的強弱息息相關。南朝宦官勢力的衰落,主要源於君權的衰落。南朝時期,各國未能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鬥爭不斷。當時,地方刺史多掌兵權,對君權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從而導致政局極度不穩。不僅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更迭頻繁,而且在各個王朝統治期間也頻頻發生兵變與就君篡位的事件。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南朝的君主,除了宋文帝劉義隆和梁武帝蕭衍在位時間較長外,其餘君主大多享國不久。王朝統治處於極不穩固的狀態,極大地限制了宦官勢力的發展。由於內亂不斷,南朝君臣相猜,君主為防範大臣,“不肯假權於大臣”,而喜歡任用寒門庶族出身的人。當時掌管奏章和釋出詔令等機樞事宜,均由寒人負責。寒人掌機要,無疑減少了宦官插手機要事務的機會,也減弱了皇帝對宦官的依賴,在客觀上起到了抑制宦官的作用。此外,南朝時期戰亂頻繁,也影響了宦官的來源。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冊立皇后時,後宮宦官數量不足,需要徵用諸侯王府中的閣人給事充役,可見當時宦官隊伍的萎縮。就整體而言,南朝宦官的勢力呈現衰微的趨勢,但其間宦官干政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寵愛宦官華願兒,“賜予金帛無算”,並且華氏官運亨通。劉子業經常派華願兒到市井間,察聽各種傳聞。華願兒因私事銜恨權臣戴法興,乘機大進讒言,最終使皇帝將戴法興免官賜死。南齊鬱林王在位期間,宦官徐龍駒深受寵信,他先後擔任羽林監、後閣舍人、黃門署令、淮陵太守,甚至達到了“專總樞密”的程度,史稱其權勢之盛,“前代趙忠、張讓之徒莫之能比”。南齊東昏候蕭寶卷在位期間,南朝的宦官勢力急劇上升。蕭寶卷荒淫無道,他寵愛的“黃門十人”均為宦官,這些宦官與其他候幸小人勾結成黨,把持朝政。其中宦官王寶孫最受寵信,他控制朝臣,橫行無法,“公卿見之,莫不懾息”。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蕭寶卷一生寵信宦官,而最終卻死於宦官黃泰平之手。梁武帝建國後,前朝東昏侯所寵幸的宦官群小盡數被誅。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2.北朝宦官情況

439年,

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政權統一了北方。從此,北方進入北朝統治時期。北魏時期,宦官勢力急劇膨脹,成為中國歷史上宦官勢力最為猖獗的朝代之一。在這一點上,與南朝形成鮮明的對比。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17年後,東魏為高洋建立的北齊所取代;不久,西魏也為宇文覺建立的北周政權所取代。北齊建國近三十年後,被北周所滅。北周建國也不足三十年,被隋王朝所取代。北齊與北周壽命都不長,但宦官制度仍延續未絕。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北魏

北魏時期,宦官的任職範圍大大突破了傳統的限制,當時不僅奉侍帝室的內廷官職可以照例由宦官擔任,而且其他各類官職如朝職、軍職、地方官職等,均可由宦官充任。北魏的宦官不僅擁有高官厚爵,而且掌控著實際的權力。他們經常執掌中樞大權,如宗愛、劉騰等權閥,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北魏宦官在政治舞臺上相當活躍,干政現象非常普遍。從輔佐朝政、轄土治民、從軍征伐、廢后戮相到廢立皇帝等,北魏宦官不僅參與其中,而且還時常扮演著主角。北魏宦官在廣泛參與政治活動中,相互投靠援引,逐漸形成了中人朋黨,不少權閹還大量收養義子,進一步壯大了宦官集團勢力,進而對北魏政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北魏宦官擅權亂政者不在少數,最烈者前有宗愛,後為劉騰。北魏後期,孝明帝6歲即位,胡太后臨朝聽政,朝政黑暗腐敗。女主專權,勢必依賴宦官,為宦官干政打開了方便之門。再次,北魏缺乏抑制宦官干政的輿論環境,這也是導致宦官勢力猖獗的重要原因。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北齊

北齊政權存在了28年,共歷六帝。其宦官機構大體沿襲北魏,主要包括中侍中省、長秋寺兩個系統,設有長秋卿、中常侍等職。在北齊前期,宦官勢力尚未伸張。此時宦官雖然“漸有職任”,但“不被恩遇”,影響不大。在北齊前期的政治舞臺上,未見有宦官積極活動的蹤跡。北齊後期,宦官的勢力急劇擴張。北齊後期的三位皇帝,即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驕縱奢侈,荒淫無道,他們在位16年期間,政治黑暗,為宦官勢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朝政的黑暗促成了宦官勢力的膨脹,而宦官勢力的急劇擴張反過來又加深了社會政治的腐敗,兩者惡性迴圈,最終將北齊推向不劫的深淵。北齊的迅速敗亡,與國君的荒淫昏庸與宦官的弄權亂政有著直接關係。

北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給當時的政局與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北周

北周政權存在了24年,共歷五帝,其中武帝宇文爸在位時間便佔了18年。宇文邕是一位有為之君,他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改革官制、頒行均田制、創立府兵制、裁抑佛教寺院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周經濟,增強了北周實力。在此基礎上,北周攻滅了北齊,統一了北方,為以後隋王朝的南北大統一奠定了基礎。由於北周政治相對清明,宦官干政現象極少發生,這一點與北魏、北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周武帝勤儉克己,“後宮嫉御,不過十餘人”,宦官的滋長失去了應有的土壤。終周武帝一朝,絕少對宦官活動的記載。周武帝死後,嗣位的周宣帝荒淫無道,“採擇天下子女,以充後宮”,宦官勢力有所抬頭。然而,沒等到宦官勢力坐大,北周政權便壽終正寢了。周武帝死後不到三年,北周政權便被隋王朝所取代。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