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這種野生菌,與白蟻為伍,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

每年到七、八月份的時候,就是農村各種野生菌類及野果生長的季節。記得小時在農村,我們這些孩子們最喜歡到山上摘一些野果子吃,比如野葡萄、八月炸等,而許多老一輩的叔叔伯伯們在這個季節,最喜歡到山上去挖一些野生菌回來吃,特別是雨後的山上,到處都能看到野生菌類,種類也是很多,有的還有毒,這也就是大人一般不讓我們小孩去採摘的原因,在哪個年代因為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也有好多。野生菌的味道很是美味,那時候的家庭都很少買的起肉來吃,野生菌就成了我們改善生活的選擇,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一個叫“雞樅菌”的菌類。

山裡這種野生菌,與白蟻為伍,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也有一個這樣的說法,在過年的時候包餃子吃,在餃子裡放一個硬幣,誰如果吃到硬幣,這一年就會交好運,如果在山坡上能找到雞樅菌,那自然是運氣極好的人。雞樅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是不可多得的山珍野味。村裡一直以來都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採得到這窩雞樅。因為雞樅菌和別的菌類不太一樣的地方,它是會搬家的,今年你在這裡找到了,也許明年就搬到別的地方去了,所以說能夠找到它的人,運氣不是一般的好,這一年如果誰找到了雞樅菌,會興奮一年的。

山裡這種野生菌,與白蟻為伍,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

雞樅菌是雲南省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因肥碩壯實、質細絲白、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相媲美,因此叫雞樅。它含有鈣、鎂、鐵、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 古書 雞 縱 《黔書》中有記載:“雞樅,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它也叫雞冢、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稱之為“菌中之王”。雞樅菌是雲南特有的一種夏季特色蘑菇,因為雲南的溼潤的天氣和適中的溫度,給了雞樅菌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雞樅菌多生長在農村的山中與白蟻營共同生活,白蟻在建巢中為雞樅菌傳播菌種 ;白蟻又從雞樅菌的小白球獲得各種營養和抗病物質; 雞樅菌又從白蟻巢菌圃及周圍環境獲得營養源。只要白蟻營還在,雞樅菌在往後的夏天也都一直會生長。

山裡這種野生菌,與白蟻為伍,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

立夏以後,陸續有雞樅開始出土,一直要出到白露後。7、8月份立秋、處暑等節令,是雞樅菌的大出季節。雞樅菌大出時,早上四五點鐘,天還未明,許多人就揹著籃子,打著手電上山去找雞樅菌了。趙翼曾說雞樅:“無骨乃有皮,無血乃有肉,鮮于錦雉膏,腴於錦雀腹”。雞樅按顏色可分為黑雞樅、白雞樅和大黃雞樅。黑雞樅的骨朵烏黑髮亮,是雞樅的上品。黑雞樅的味比白雞樅、大黃雞樅的味濃香;白雞樅的傘蓋白中泛出淡青色;大黃雞樅的體型肥碩,肉粗,開散的大黃雞樅立在地上,看去像一頂黃色的斗笠,肥壯的黃雞樅,大的一朵雞樅的重量約一公斤。

山裡這種野生菌,與白蟻為伍,被稱為“野生食用菌之王”

人體如果需要補充磷,可以常吃雞樅菌。雞樅菌做成菜味道鮮美,能讓人食慾大增,有健脾和健胃的功效,常吃雞樅菌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制癌細胞、降低血糖的作用,據《本草綱目》中記載,雞樅菌還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雞樅菌在現代受到眾多人的青睞,被視為山珍,並且是山珍中的極品,它具有豐富的營養,對人體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所以在古代被列為貢品。雞樅菌有很多種的吃法,可以煮湯喝、可以煎著吃、可以炒著吃,還可以把它製成雞樅酥。最長見得就是把它煮成油雞樅,可以儲存時間長一些,不但美味,吃起來也很方便。

你吃過雞樅菌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