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多“吃貨”,古詩詞中所蘊含的飲食之美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在詩人的世界裡,

不論是怎樣的美食,

只要一入了詩詞,

又有詩意又好吃。

“秋風起,蟹腳癢。”

每到中秋時節,各類大閘蟹的廣告便層出不窮。而且無一例外要引用這句俗語。

文字的魅力就在於,用區區六個字,便能給人非常美妙的遐想。彷彿吃貨的心也隨著秋意漸濃而癢起來。

要說對美食的鐘愛,古人一點也不比今人差。而對美食的描述,現代漢語雖然也有動人的辭藻,還是古人在意境上更勝一籌。

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描述起吃來絕不會只用“好吃”“大讚”“給力”“過癮”這類乾白的表達,而是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彷彿透著文字都能滲出誘惑的滋味來。

文人墨客多“吃貨”,古詩詞中所蘊含的飲食之美

《次韻田園居》

宋·方岳

帶郭林塘儘可居,秫田雖少不如歸。

荒煙五畝竹中半,明月一間山四圍。

草臥夕陽牛犢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園翁溪友過從慣,怕有人來莫掩扉。

風起稻米香,螃蟹肥美,惹人憐愛。此時,來一壺陳年香酒,將柴扉開啟,等溪友路過,好與他一同暢飲。

反觀人生,世上的路都是靠人走出來的,總需要有一個人吃螃蟹,而往往吃螃蟹的這個人是最終的成功者。

文人墨客多“吃貨”,古詩詞中所蘊含的飲食之美

《贊豆腐》

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

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佳餚,被稱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即使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豆腐味美而養生因此受到民眾的廣泛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