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羊肉臊子餄餎是韓城人的一個驕傲。在韓城的地方特色小吃中,羊肉餄餎絕對是龍頭老大,可以當之無愧稱得上是韓城的“市吃”。幾乎所有到韓城的客人,必定會受到這樣一種美食的款待,並且差不多都是在第一次宴席上。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羊肉餄餎是韓城人最喜歡的小吃,也是他們引以為傲的飯食。孩子結婚吃,老人過壽吃,孫子過滿月吃,開業店慶吃……一個羊肉餄餎,讓他們吃出了深厚的親戚情、鄰里情、朋友情,也吃出了濃烈如酒的韓城家鄉情和文化味道。羊肉餄餎也吃出了遊客對韓城的留戀不捨和深深懷念,幾乎所有來過韓城的客人,都會受到這種美食的款待,吃不慣熱的還有涼的,涼熱隨意。便只要吃過的人,都會記住它那紅油靚麗的絕世容顏和麻辣鮮香的美好味道,若再配上散發著熱氣、剛出鍋的專為羊肉餄餎搭配的芝麻燒饃子,那簡直是人間絕味。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韓城的羊肉餄餎是用一種特製的箔餄餎床子,將蕎麵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撈入碗中,再潑入多味調料的羊肉湯,故稱羊肉餄餎。熱餄餎細長綿軟,臊子酥爛濃醇,入口麻辣宜人,回味芬芳雋永,香中透鮮味美,油香爽口不膩,食時不僅帶有特異的香味,且對身體大有補益。蕎麵涼餄餎,離不開三樣好調料,油潑辣子、蒜、芥茉。蕎麵熱餄餎,原湯加調料,羊肉臊子辛辣椒。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蕎麥最降氣寬腸,故能煉腸胃滓滯、而冶濁滯、瀉痢、腹痛、上氣之疾”。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蕎麥性涼,羊肉和辣子性熱,熱涼互克互補,陰陽平衡,吃羊肉餄餎不僅享了口福,也吸取了各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羊肉臊子餄餎分層次進行製作。一是製作臊子。一斤羊肉切六十個小塊或小片,厚薄與大小,都大約像筷子頭。用羊油,摻鹹麵醬,羊肉最後投入,邊煎邊攪,加適量精鹽及調料粉。關中人把這樣的烹飪方法叫做幹“攬”。這個“攬”字應當是火字旁,而不是提手旁。一般電腦漢字型檔裡不會收這樣生僻的漢字。《現代漢語辭典》(修訂本)也未收入。《辭海》有這個字,解釋中有一義:“烤炙”。不過,權威的《中國烹飪百科全書》在烹調法一節中收入包括、熗、焗、焐、漬以及琉璃、掛霜等四十五種烹飪方法,可謂洋洋大觀,卻竟然也沒有這個“攬”。大概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烹飪方法。《西廂記》裡倒有一句唱詞提及。用這樣的方法炮製的臊子,水分極少,臊子是一片一片的,油汪汪,香噴噴。關中人喜歡這樣製作臊子。岐山臊子面也講究幹“攬”臊子,不過那做法不完全相同。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其次是製作酸辣臊子湯。須用壓制餄餎的湯製作,不用開水。據說,若是用開水,那湯會變為黑色。用米醋。用以羊油炮製的油潑辣子的紅油。再就是精鹽。不用香油,據說是要保持原汁原味,也即是羊肉的味道。這樣的酸辣湯,加上臊子,加上餄餎,再加點醃製的鹹韭菜、炒制的蔥花,便成為一碗羊肉臊子餄餎。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壓制餄餎本身並不複雜,但韓城人壓制時須在蕎麵中摻入一種新增劑,叫做“沙蒿”。這是一種野生植物的種子,陝北沙地大量生長,陝北人制作雜麵食品時常常使用。

韓城家鄉的味道——羊肉臊子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還記得嗎?

韓城人吃羊肉臊子餄餎,一般是現做現吃,這樣的好處是新鮮,不會讓湯湯水水將餄餎泡壞。吃時大多配有芝麻燒餅,可以就著吃,也可以泡在湯裡吃。有人說,傳統的吃法,是配著一種特製的黃燒餅,在韓城老城的集市上,還有一家現做現賣,我去看了看,用的是傳統的酵母發酵,上邊抹有糖飴,在一種上下有火的烙烤爐裡烤制,差不多是米黃色,外甜內鹹。有人說因曾向皇帝進貢,故稱“皇燒餅”。反正中國人總是將一切好東西與皇帝聯絡起來,只須是皇帝吃過,便應該是好的無疑。實際情況卻也未必,或者也有牽強附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