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前幾日又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市場,讓我去提幾份烙麵皮。”逗爹心照不宣直接把車就開到了市場門口,臨走他交代,“給我加個饃!”烙麵皮+肉夾饃已經是我們倆每次回老家的標配了。

本地人都知道哪家的麵皮好吃,誰家的肉夾饃肉分量大,哪一家的豆花泡饃香,袁小貓進去自然直接去最熟悉的那一家,“那都是一次次嘗試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袁小貓笑著對逗爹說。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這一碗烙麵皮是最美的家鄉味

在袁小貓的記憶中,烙麵皮是在十五年的時間裡從8毛錢逐步漲到今天的4塊錢。但是

餐飲這種生意不管是高階的米其林餐廳還是最普通的路邊攤,都是很辛苦的。

袁小貓大伯家的四個堂姐自輟學後輪番跟著大伯賣麵皮,有擀麵皮也有烙麵皮,那時候沒有機器,全靠人工。他們每天在縣城賣麵皮賣到六七點,推著腳踏車又吭哧吭哧走回家(我們縣城當時是在一個凹窪地裡,下坡容易上坡難),吃完晚飯就開始和麵,準備第二天的麵皮原料。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麵皮香不香,全靠辣子躥

和好面,全部收拾停當後已經快十二點了,稍事休息,凌晨四五點又要起來開始做麵皮了,幾百張麵皮滿滿當當地做好幾個小時。等天麻麻亮,堂姐又跟著父親走在了去往縣城的路上。

記憶中,大年三十我們去大伯家拜年,他們依舊忙著做麵皮……那時候人真是窮啊,五個姑娘只有一個有幸讀書了,其他四個都是沒黑天沒白天地幹活;那時候的人真是老實啊,一個麵皮可以賣一輩子,父親賣了子女接著賣,不管有多累,一條道兒走到黑……為了生計(注:大伯母身體不好,還有個小堂哥,一家八口人只能靠大伯帶著四個陸續成年的女兒一起賣麵皮維持。)家裡需要,她們不敢也不忍嫁人。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這油汪汪的一盆辣子是靈魂

堂姐們都很漂亮,又一個比一個能幹,提親的人門檻都要踏斷了,但她們卻一直“出不了門”。就這樣,堂姐們賣麵皮賣著賣著都賣成了大齡女青年,錯過了最好的年紀,到最後都好容易才找到了婆家。

四堂姐因為耽誤時間太多,最後32歲的她(注:十年前32歲的女子在農村幾乎無人問津了,很殘酷)不得不嫁了帶著娃的二婚男人……想想還是很心酸,農村孩子成長的心酸只有自己能體會……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賣吃食的人起早貪黑都很辛苦

哎,題又偏了!說回來我的烙麵皮吧。一般熟客要麵皮自己會給老闆說一聲“給我來份寬滴!”有時候不清楚的人只說要麵皮,其他不說話,店主就會主動問一句“寬滴細滴?”這裡所謂的寬就是薄面皮,細呢就是略微厚一點的麵皮。

其實我不愛吃這種蒸的麵筋,另一種手撕的更有味兒

袁小貓一般都是要寬的,又博又寬的烙麵皮才能容納更多飽滿豐盈的汁水啊!吃起來才更有味兒!“姨(在縣城裡不管認識的不認識我們都稱呼成自家人),給我來四份寬滴!辣子重些!有呱呱麼有?再來點呱呱。”因為生意好,老闆心情極為愉悅,連連應聲。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見袁小貓在拍照連忙招手,“女子,包著急,讓你叔再倒些辣子,你再拍,好看!”於是,我那“叔”就蹭蹭蹭端起油潑辣子盆盆進廚房倒了油汪汪、滿滿的一盆辣子端了出來。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紅的喜人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對不吃辣的人不建議吃麵皮

烙麵皮的爽口、入味是其他諸如擀麵皮之類不可比的,因為烙麵皮本身上面有很多小孔,給汁水留了大量藏身之地,

不像擀麵皮辣子料汁兒都是裹在麵皮上面的,咬起來還是有點皮肉分離的意思,

烙麵皮自身將料汁深深吸納進體內,整個味道是香辣濃郁,緊湊充實的,在嘴巴里嚼起來特別有滿足感。

陝西扶風這碗烙麵皮,紅豔豔油汪汪,汁水飽滿有嚼勁,味道真好!

料汁濃郁,麵皮勁道,你說撩不撩

陝西面皮花樣繁多,擀麵皮、米皮、烙麵皮、蒸麵皮等等,你最愛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