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次,有位外地朋友請我們吃川菜。

當時,他點了一道開水白菜。

那一碗湯,乍一看,還以為端了一碗開水上桌。

清湯寡水,清澈見底,沒有半點油星,也沒有半點雜質浮沫。

端詳半天,依然看不出門道。

小口嘗入口中,先是清甜,而後幾秒,口中唾液橫生,鮮甜滋味縈繞不絕,久久不散,特別鮮!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那種感覺就像躺在雲霧裡,咬了一口仙桃。

不僅嘴巴里回味無窮,連心情也十分暢快。

只不過,讓人不解的是,這真的是川菜?

聞言,那位久不見面的舊友,一臉傲嬌。

當然,川菜的花樣多得很,哪裡只會是簡單潦草

“一片紅”。

那種味型只有辣味的快手菜,不過是用調料包做出來的,根本不是川菜的精粹!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2》

之所以提出這段開水白菜的故事,事出有因。

前不久,有人曾留言。

“這白毫銀針的湯色,看起來跟清水一樣,哪裡會有味道?”

這就錯了,這是典型的認知誤區。

湯色淺≠味道淡。

茶味是淡是濃,是甜是酸,是苦是澀,統統得靠嘴巴來嘗味,而不是靠眼睛來察色。

正如同,那碗看似清湯的白水白菜,其實人家是一道很考究廚師功力的功夫菜。

得花足夠多的巧思,才能讓普通的白菜芯,大放光彩!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白毫銀針,屬於白茶,製茶工藝主要是萎凋和乾燥。

沒有揉捻,沒有渥堆,也沒有紅茶、黑茶那麼高程度的發酵。

白茶泡出來的茶湯,自然遠比紅茶、黑茶來得淺。

再加上,和壽眉、白牡丹相比,白毫銀針的外形以芽頭為主,除了小葉殼外,沒有葉片的存在。

如此身形構造,決定白毫銀針的天然呈色類物質含量較低。

即便是產區相同,工藝相同,年份相同的白茶裡,銀針的湯色也會比白牡丹和壽眉,淺上好幾個色號。

白茶裡,銀針湯色淺,再正常不過。

很多時候,新銀針泡出來的茶湯,在前兩三衝裡素白清淺,如一輪清輝。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晶瑩剔透的茶水之中,蹁躚著無數小精靈般的茶毫。

但茶友們在喝茶時,可別被這清淺的湯色騙了,覺得這泡茶的滋味還沒浸出,需要再悶一會。

其實這就足夠了。

蓋碗泡白茶,茶湯需要儘快倒出,快出水即可。

即便看起來,銀針的湯色偏淺偏淡,但優質高山銀針的茶味,可不會寡淡無味。

而是,鮮爽、沁涼、清甜的滋味突出。

飲入口中,像喝了一碗由鮮筍、鮮菇加上山泉,燉出來的鮮湯。

既輕盈,又鮮甜,

感美妙極了。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伴隨著淳和、鮮爽、飽滿的茶味飲入口,還能喝出交織在湯水裡的花香、毫香、竹葉香。

喝完茶後,滿嘴巴都是香香的,口腔清新極了。

轉瞬,回甘生津湧起,回甘裡還伴有茶香,喉間沁涼極了。

再等一會,這股如同多重奏般的美妙回味,綿綿不絕,這股韻味贊極了!

真正的好茶,即便湯色淡,端起一杯茶,看著就像清湯寡水,但也絕不會影響它的精彩茶味發揮。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掃地僧的故事,不正是如此麼?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3》

感覺

白茶的湯色,普遍比紅茶淡,這是為什麼?

主要是兩者的發酵程度不同。

六大茶類裡,按大致分類,白茶屬微發酵茶。

在茶青鮮葉採下後,薄攤開來萎凋時,由於沒有殺青,內部的活性物質會推動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發生輕微氧化。

茶葉的萎凋加工過程,類似東北地區做酸菜時,要先將鮮菜晾到“蔫吧”,部分脫水,才進行下一步加工。

而紅茶的加工,除了萎凋外,還有揉捻。

除此之外,還有一段專門靜置在適宜溫溼度環境的發酵過程。

從分類上看,紅茶屬於全發酵茶。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雖然,從實際製茶過程中,紅茶內部的多酚類物質,不會100%全部轉變為茶黃素、茶紅素、乃至茶紅素,實現100%的氧化發酵。

並且,不同種類的紅茶,發酵程度

不一

舉個例子,新晉紅茶貴族金駿眉,它的發酵程度比起許多傳統紅茶而言,要略低一些。

金駿眉泡出來的茶湯,也並非是紅湯,而是湯色金黃,或淺橙黃,茶湯晶瑩剔透有光澤,湯麵時常會帶有一層金圈。

但不可否認,從基礎製茶步驟看,和綠茶、白茶相比,紅茶天生就營造了一個利於氧化發酵的製茶流程。

發酵程度越高,生成的茶黃素、茶紅素等天然呈色類物質更多。

所以,紅茶的湯色普遍要比白茶來得深!

不過,客觀來看,

湯色深淺不能反映一款茶的真實好壞。

不論白茶,或是紅茶,都是如此。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尤其在

買紅茶時,不是看湯色發紅,就是好茶。

一來,不同紅茶的製作工藝,略有出入。

金駿眉湯色金黃,正山小種湯色橙黃。

金駿眉和正山小種的湯色,就不是典型的紅湯。

二來,尤其買湯色暗紅的茶湯,不如選湯色發亮有光澤的。

因為,不論是任何茶,湯色暗沉都並非好事。

真正的好茶,湯色勢必是看起來氣色好,茶湯晶瑩。

盛入玻璃杯中,光影流轉,有著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美感!

如此,才是好茶的典範。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4》

之前做過一次測評。

當時的目的,是判斷某餅年份標註為2014年的高山壽眉,年份是真是假。

剛一拆開餅紙,心裡已經有大概答案了。

茶餅外觀黃褐偏黑,沒有自然陳化的跡象。

泡來喝,蓋碗沖泡,快出水,第一衝的茶湯便微微發紅。

這太奇怪了。

才第一衝就湯色發紅,對白茶而言,絕非好事。

提到這一幕,估計列位看官們也會納悶——老白茶湯色發紅,有哪裡不對?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這一切,得從白茶的茶湯呈色規律說起。

喝茶,觀湯色。

茶湯的顏色深淺,由諸多因素影響。

比如,白茶的具體品類。

相對而言,白毫銀針、牡丹王的整體湯色,就不如春、秋壽眉來得深。

比如,白茶是否壓餅。

同年份、同品類的白茶裡,散茶會比餅茶湯色略淺。

餅茶經過包揉、壓餅後,湯色浸出更快,湯色自然也更深沉。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比如,白茶的年份高低。

白茶在密封、避光、陰涼、乾燥的良好儲存條件下,存放年份越高,湯色相比新茶越深。

儲存過程中,白茶內部會發生微妙

轉變。

在氧分子的影響下,使得部分水溶性茶色素的含量增高,或發生轉變。

藏一箱茶,不定期取出一兩泡,泡出來品嚐,拍照對比。

等時隔多年,便能看出

明顯

變化。

新銀針的湯色,相對偏

牙白

,或牙白偏綠。

而存老後,像是那款2013年的老銀針,現在泡出來的茶湯,在3、4衝左右,湯色以赤金為主。

悄然之間,在歲月的歷練下,白茶湯色早已發生轉變。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最後,

沖泡次數的不同,也會影響湯色變化。

蓋碗泡白茶,快出水沖泡,前一、兩衝的湯色偏淺也屬正常。

因為,白茶的湯色變化,會像拋物線那樣。

先緩緩浸出,湯色漸深,達到頂峰後,再緩緩下降。

這種由淺入深,再逐漸淡去,才符合正常表現。

如果第一沖泡出來的湯色就變深,並不正常。

如果一餅老白茶,第一沖泡出來的茶湯,色深堪比紅茶與熟普。

很顯然,這背後的做舊嫌疑太大。

極有可能是渥堆做舊,故意加重發酵的產物!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5》

過了元旦,就是小寒與大寒。

過了大寒,寒盡春生,二十四節氣已至終點。

又是新一年的輪迴,即將開始。

在很多人的眼裡,嚴冬的色彩,只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其實不然。

即便看起來極素的白,也大有文章。

湯色越淺,茶味越淡?困擾無數人的喝茶怪圈,今天終於說清楚了

《周禮》中提,“西方謂之白。”

在傳統色彩裡,白是基礎底色,是素,是靜,是虛無,包羅永珍。

並且,在深一分,淺一分之間,還有不少區分。

魚肚白、霜白、藕白、菊蕾白……

雖是素簡不豔麗,但任是無情也動人。

色彩的學問,便是如此。

判斷茶葉品質時,不能單憑表象,單憑湯色淺,就直接下定論。

那就太片面了。

管中窺豹,只見一斑,並不全面!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