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在 敦 煌 做 “ 吃 貨 ”

□ 孫 江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好吃的人,文雅風趣的稱謂是“美食家”,鄉間俚俗則說是“饞貓”,而今的網路語直接是“吃貨”,如同結伴旅遊者自稱“驢友”,讓人初覺愕然而後撫掌一笑。

興盛繁忙了2000多年的漫漫絲綢之路,行走過多少人,發生過多少事,首先要解決的是吃喝問題。東來西去、南來北往的人,各有各的家當,各有各的吃法,與當地的物產實際結合起來,就創出了千變萬化的飲食做法和吃法,並且把各種不同的飲食理念和飲食禮儀沿途傳播,以至於形成許多大同小異的飲食文化習俗。

【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出長安,過金城,越武威,經張掖,來到杜甫“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的酒泉(麴車:拉酒的車。涎:口水。移封:遷移封地),就先吃碗老酒泉人最愛吃的特色小吃糊鍋吧。湯料用雞湯,投入蠶豆粉汁,成糊狀,再加蠶豆粉製成的粉塊、麵筋以及雞絲,再把油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湯中即成,其味鮮香,突出姜與胡椒的辣味。民間故事中說是幾個外鄉的經商者,把各自帶的吃食燴成一鍋,大快朵頤一番後,擁有了此美食的發明權併成了傳播者。糊鍋的“糊”最初應該是“胡”,因為它的主要調味品是胡椒。帶“胡”字的還有胡麻、胡瓜、胡蘿蔔、胡楊、胡琴、胡笳、胡騎、胡跪……說明這些都來自過去所說的“胡地”,即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處及周邊。因此,糊鍋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聲聲駝鈴中誕生的文化產物。

在古代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匯聚點敦煌,古時的“吃貨”們享用的美食,在莫高窟壁畫上有幾十處展示,品種繁多,花樣翻新,但只可眼饞無法入口。更有藏經洞出土文書中的諸多資料,從原料名稱到製作方法,從食物用量到就餐人數,都有詳細記載。

【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潛心研究敦煌飲食文化並出版了《敦煌飲食探秘》等3本著作的高啟安教授,認為千餘年來敦煌的食物名稱沿續至今的不少於50種,像現在仍在河西及敦煌流行的如饅頭、各種餅食、釀皮子、黃面、涼麵、餛飩、湯麵片、掛麵、饊子、炒麵、粽子等都可在敦煌壁畫、敦煌文書中找到確切的出處。

又到了敦煌的旅遊旺季。如今的敦煌沙州夜市和各大小餐飲店紅紅火火,有個說法是來敦煌必吃的十大美食為:拉條子、驢肉黃面、杏皮水、敦煌臊子面、敦煌烤全羊、羊肉粉湯、釀皮子、泡兒油糕、胡羊燜餅、手抓羊肉。

【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敦煌著名說唱藝人張涵,曾用快板的形式在央視舞臺上,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誇敦煌美食:“一條街沒轉完,一股子香味惹人饞。順著香味來到美食街,品種繁多真少見。這裡的小吃種類多,驢肉黃面是特色。敦煌臊子面味道鮮,吃了一碗想兩碗。炮仗子搓魚子,還有捋面釀皮子。肉夾饃真解饞,羊肉粉湯味道鮮。牛羊肉砂鍋大米飯,還有風味羊肉串。香噴噴的粉條炒白菜,雞肉燜餅子好吃地呔!飯菜品種實在多,時間關係告一段落。要說飯菜的品種,那可是豁牙子啃瓜皮——道道多!”

【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

敦煌賓館經過當地三代名廚傳承研製的“敦煌宴”“敦煌樂舞宴”“大夢敦煌宴”,曾在第三屆中國美食節獲得全國美食節最高獎“金鼎獎”及“中國名宴”“中國名菜金獎”“中國點名金獎”等20個獎項。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其深層內涵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絡。(來源:《酒泉日報》)

監製:陳錦業 責任主編:賀雁鴻

原標題:《【敦煌美文】在敦煌做“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