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香糯粽 一粽話鄉愁——“非遺·風味”系列②

美食名片

名稱:老街香糯粽(香糯粽製作技藝 )

保護單位:欽南區文化館

入選《欽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老街香糯粽 一粽話鄉愁——“非遺·風味”系列②

△包好的香糯粽

一捧香糯米,三兩張粽葉,多種好食材,清水來煮沸,飽含欽州風味的香糯粽,清香襲來。

每天,欽州老街三馬路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糯米的清香,遊人們四處張望,尋著香氣的來源,原是從一幢騎樓內的粽子鋪裡傳出來的。進到店鋪一陣陣粽葉香氣撲面而來,貨桌上,一個個飽滿而晶瑩剔透的粽子排列整齊,讓人垂涎欲滴。

香糯粽是欽州特色傳統風味小吃,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欽州香糯粽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市民和旅遊者的厚愛。

欽州香糯粽歷史悠久,時至今日,傳承了近百年老街香糯粽店仍然開業,在繁華的老街上迎來客往,生意興隆,深受顧客的讚譽。近日,老街香糯粽更是成功入選《欽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老街香糯粽 一粽話鄉愁——“非遺·風味”系列②

△另一種欽州傳統粽子——灰水粽

傳承——祖孫三代 傳承粽業

粽子是欽州傳統的地方名小吃,不只在端午節食用,更是早早成了家常食品。香糯粽製作技藝傳承人李倩如說,從她爺爺那一代開始,香糯粽的製作技藝就一直傳承下來。李倩如的爺爺原來住在佔鰲巷,當年爺爺經營的是飲食店,那時候爺爺包的香糯粽就深受街坊的喜愛。

李倩如的母親在店裡幫工,爺爺就把香糯粽的製作技術手把手地教給女兒。李倩如的母親很快便把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了下來,母親還對粽子製作工藝進行大膽嘗試,經各方客人的品嚐、建議,歷經多次方法改良後,母親製作的粽子以有彈性,筋道,香、甜、粘、糯,留口甜香為特點,得到客人的認可,她的粽子也成了店裡的一塊招牌。

後來,爺爺從佔鰲巷搬到人民路與三馬路交匯處居住。李倩如一直記得這樣的場景,為了吃上母親做的香糯粽,老街坊們不怕路程變遠,每天專程從佔鰲巷趕到三馬路買粽子。香糯粽大受歡迎,母親每天都忙著不停地包粽,香糯粽還是供不應求,看到母親天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十幾歲的李倩如便開始到店裡幫忙,並且學習選材料、包粽子,在母親的提點、傳授下,李倩如和丈夫慢慢接手了粽子的生意,傳承了祖孫三代積累的手藝,這傳統的味道便也有了延續。

技藝——用心選料 風味至上

在原料種類上,老街香糯粽博採各地粽子文化之長,基礎材料選用優質糯米、無核金絲小棗、板栗、白砂糖,體現了“兼收幷蓄”的特點。

在製作方法上,老街香糯粽從外到內製作極為考究。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一張一張人工刷洗。糯米用清水浸泡,在泡製中嚴格控制泡米的時間,長時間泡製會導致大米失去韌性,短時間泡製大米吸收不到足夠的水份,煮出來的粽子夾生。李倩如在多年的經驗中,熟練掌控了泡米的時間,出來的粽子晶玲剔透、粘有彈性。粽子的內餡則是用上選的五花肉,剔除不好的肥油再經過醃浸的程式,與生米包起來入水煮約兩個半小時,方可起鍋。李倩如包的粽子屬於純手工製作,很是考究,用料亦豐富多樣,如醬油、鮮肉、豆沙、蛋黃等。

在風味上,老街香糯粽屬於典型的南味粽,純米或加綠豆、紅豆、板栗、豬肉等餡料。經過不斷改進,老街香糯粽比傳統肉粽有很多不同,極香,糯米粘口,與各地肉粽相比,香糯肉粽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閃亮,更有一種“蠱惑味蕾”的力量,讓人不可抗拒。

老街香糯粽 一粽話鄉愁——“非遺·風味”系列②

△香糯肉粽。均 十三哥 攝

鄉愁——傳統味道 家鄉情懷

粽子,本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美食,欽州老街香糯粽傳承也已有近百年,在許多像李倩如一樣的手藝人地不斷深耕的過程中,它已成為頗具特色的欽州名片。現如今,在欽州,只要說起粽子,人們便會想到老街香糯粽,不少顧客慕名而來,甚至將香糯粽帶出國門。

李倩如說,幾十年來,老街香糯粽一直擁有著許許多多的忠實粉絲,對於他們來說,老街香糯粽吃的不單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鄉愁。

家住五馬路的羅藝,從小就喜歡吃李倩如做的板栗粽,小時候路過三馬路,她常常纏著父母給她買板栗粽吃。上學後,羅藝騎車上學,常常繞道路過李倩如的粽子店,買板栗粽當早餐吃。再後來,羅藝大學畢業,留在南寧工作,她依然忘不了老街的香糯粽,每次回欽州,她總是第一時間到三馬路買粽子,離開前,也會買上一些粽子帶上南寧。這些年,羅藝索性添加了李倩如的聯絡方式,想吃家鄉的粽子的時候,就讓李倩如寄粽子,讓她隨時能吃上家鄉的味道。

許多老欽州人像羅藝一樣,吃老街香糯粽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欽州,粽子早已從節慶食品演變成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人人皆知的裹粽子,也已從一種單純的工序、工藝,延伸為一項多姿多彩的欽州文化元素、一個獨具欽州地域特色的餐飲文化符號。

欽州物質文化遺產老街香糯粽技藝,折射出欽州大地深厚的歷史民俗底蘊,折射出欽州人獨闢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

從一隻火爆的小粽子到入選非遺名錄,豐富了當地群眾的餐飲文化,滿足著當地群眾的飲食需求和情懷錶達,老街香糯粽,話出了遊子的鄉愁,“裹”出了屬於欽州的好味道。

【來源:欽州文廣電旅民局_新聞動態】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