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1。

康熙皇帝為了練兵強疆,結好與蒙古和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開闢了木蘭圍場,修建了避暑山莊,開啟了對中國歷史影響巨大的康乾盛世。

然而,在康熙皇帝晚年從熱河去木蘭秋獮的途中,他都要繞道去一個小山溝,多的時候住十六天,少的時候也要住兩三天。

康熙很忙,治理諾大的國家,每天有那麼多的內政外交事物需要他去處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天下至大,政務至繁,非朕躬所能獨理。。。 。。。務各耽忠盡職,潔己愛民,任勞任怨,不得辭避”(《聖祖仁皇帝聖訓》),他囑託大臣們都要忠於職守,他自己更是殫精竭慮,日理萬機。

可就是這麼忙的一個皇帝,為什麼還要經常抽出時間去一個小山溝裡待幾天呢?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2。

在康熙皇帝的行程記錄裡,有這樣的記載: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七月二十八日,當時還沒有修建避暑山莊,康熙皇帝帶著眾皇子巡視塞外,九月初四,康熙一行經過現在的承德縣高寺臺、頭溝,來到湯山腳下的溫泉。

當時,朝廷正與噶爾丹作戰,在湯泉的龍尊王佛廟,他舉行了賞賜典禮,“以喀喇沁行圍效力,賜郡王扎什一下及官兵等冠服、蟒緞、弓矢、銀兩有差”。

公事辦完,康熙皇帝瞻仰龍尊王佛廟裡容貌端莊、姿態嫻靜的水宮娘娘。

隨後,霧氣飄渺的溫水池裡,坐湯沐浴,對湯泉大加讚賞。

從此,康熙皇帝就把這個地方記在了心裡。

康熙二十四年進士陳元龍跟隨皇帝一起出塞,他寫詩《扈從出山口景物觸目賞心恭紀十首》說:

靈液不知源,涓涓遠石根。

臨流清可鑑,潤物氣常喧。

沁骨能祛疾,充腸便滌煩。

南陽空記異,菊水漫稱尊。

康熙真的很忙,1690年開始,他全心致力於蒙古事務,在第一次來湯泉後,又在1696和1697兩次親征噶爾丹。等他第二次來湯泉時,已經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了。

這一年的七月十六,康熙皇帝來到湯泉坐湯,並親自對這裡的泉水做了一次酸鹼度的實驗。

汪灝的《隨鑾紀恩》裡這樣記載:

“上問曾浴過湯否?各回奏訖。又諭雲:朕所歷湯泉,如遵化馬蘭峪、獨石口,昌平及塞外,近者哈貝,遠者索約兒,凡二十二處。所至俱令西洋人以銀碗盛水,重湯煎之,俟水乾,驗其底,或硫或硝,或鹽或鹼,各處不同,大抵坐湯可舒筋骨,兼療人病,南人多未之知也。”

康熙皇帝興致勃勃,午膳還賜給大臣們魚,諭雲:“此名叢魚,惟沙河始有之,食其唇美甚。”

康熙皇帝高興了,康熙皇帝對這個溫泉很滿意。

從此,康熙皇帝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四十五年修建了湯泉行宮,此後的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六十年,都來這裡坐湯,多的時候十六天,少的時候也要一兩天。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3。

為了保障木蘭秋獮的持續進行,康熙皇帝在北京至圍場修建了二十多座行宮,這些行宮多數為駐宮,而就在湯泉行宮附近,還有三座特殊的行宮——茶宮,包括現在隆化境內的什巴爾臺行宮、承德縣雙峰寺附近的釣魚臺行宮、高寺臺附近的黃土坎行宮。

這些行宮現在分屬於不同的縣、鄉鎮,在清朝的時候,都屬於中關訊。

從行程上看,從熱河行宮到湯山行宮、中關行宮的行程都在一天以內,可一向崇尚節儉的康熙皇帝為什麼還要在中間又修建了兩座行宮呢?

顧名思義,這是喝茶用的行宮。

康熙皇帝喜歡喝用這裡的水煮的茶,所以,一下子就在這裡建了三個茶宮。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茶水好壞的關鍵,除了茶葉以外,最重要的是水。

陸羽的《茶經》中,已有對於烹茶所用之水的記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畜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康熙皇帝對飲用水也非常講究,他說:

人之養身,飲食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朕所經歷多矣。每將各地之水稱其輕重,因知水最佳者,其分量甚重,若遇不得好水之處,即蒸水以取其露,烹茶飲之,哲布尊旦巴胡突克圖多年以來所用皆系水蒸之露也。

(《聖祖仁宗皇帝庭訓格言》)

哲布尊旦巴胡突克圖和章嘉呼圖可圖是蒙古地區的兩大活佛,對康熙影響很大,活佛喝茶都是用水蒸之露,那是沒有遇到這裡的泉水。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4。

現在與高寺臺相鄰的黃土坎行宮建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位於現在的承德縣雙峰寺鎮甸子村,在村北頭的高臺上,佔地1萬多平方米,為一座規整簡制的茶宮。

宮南向,背崗,左面山坡,右邊臨水。宮門三楹,內為垂花門。主要建築都在中軸線上。

據《欽定熱河志》記載:“前殿五楹,後殿九楹”,前出廊,後抱廈,院宇明淨,規制淳樸。宮之北,則賽音河會入固都爾呼河,酈道元《水經注》所謂武列水三川派合者也”。宮門前左右各有膳侍房三間,宮牆外以一畝寬的松柏林帶圍繞四周,計12畝。

這裡雖為“茶宮”,康熙皇帝卻很喜歡在這裡駐蹕,從這裡去熱河,水陸交通都很方便。自康熙五十六年至康熙六十一年,他一共在此住過八次。

這在三座茶宮裡,是唯一的一座。

康熙皇帝崇尚簡樸,他的養生之道更注重於到優美的環境裡靜養,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十九日,他在鄂爾沁哈達對大臣們說:朕自熱河啟行時,身體虛弱,思擇水土佳處遊行調養而來,不意即能乘馬行圍,略不疲睏,雖肌體未復原,而寢食已復舊矣。

所以,他多次在湯泉行宮和黃土坎行宮停駐,坐湯飲茶,都是因為這裡的泉水甘甜,既能坐湯祛病,也能品茗修身。

他在《御製湯山龍尊王佛廟碑記》裡讚美這裡的泉水:

熱河。。。 。。。環左右百里間多名泉,而山莊之東北有湯山,其泉湧出山腰,自然而溫。浴之蠲煩除痾,導和怡性。朕始經其地,謂水微涼,更得暄暖,乃宜於體。比再往則加燠矣。。。。 。。。考湯泉著於史傳者,驪山天都最為名跡,其他亦散見於山經雜誌,而茲泉尤為靈異。古人謂:“地脈之興,有待而然”,非虛語也。夫君子澡身浴德,如沃盥以去垢。

對這裡的泉水的讚美超過了驪山的華清池。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5。

康熙朝名臣張廷玉隨從康熙皇帝來這裡,他看康熙皇帝如此喜歡這裡,寫了《塞外扈從紀事四首》,其中一首寫這裡的泉水,認為天下第一:

塞外扈從紀事四首

舉頭天五尺,真愧受恩偏。

朝食分仙饌,宵燈接御筵。

獵場容緩轡,行帳每烹鮮。

勺水皆瓊液,如傾第一泉。

那個時候的承德,到處都是蓊鬱的森林,潺潺的小溪。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比康熙皇帝晚了很多年的劉綸寫過一首《高蘇臺道中》的詩,描繪了當時的情景:

後山一夜雨,前澗千條水。

十里得村舍,已似到家喜。

高蘇臺,就是現在的高寺臺,陰雨時節,到處流水潺潺,綠樹蓊鬱中,有村落點綴在山谷之間,這裡的地名都叫龍潭溝、大小蛤蟆溝、東窪、西水泉、西水泉溝等等,到處都有因泉水而形成的小溪,春夏時節,到處鮮花滿山。

黃四孃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如此人間仙境,怎能不讓康熙皇帝流連忘返。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6。

等待春風吹起

我在花下等你

時光荏苒,世事更迭,三百年過去了,森林被開墾為耕地,泉水乾涸,從熱河到圍場的行宮陸續荒頹,湯泉行宮、黃土坎行宮、釣魚臺行宮都已成為了遺蹟。

然而,在距離這三座行宮不遠處的龍潭溝附近有一個巴里泉,靜靜的流淌著甘甜的泉水,養育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村落——喬杖子村。

飲用這個泉水的人們心靈手巧,小到五六歲、大到九十六,都能拿一把剪刀,剪出非常漂亮的窗花,每到春節前,在離宮門外的二仙居,一整條街都在售賣他們製作的窗花、剪紙、皮影人兒,他們把快樂和幸福,送給千家萬戶。

2013年,這個村的剪紙被列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令全村人更為驚喜的是,2015年,這個村裡飛出去的一隻金鳳凰飛回來了,又把這裡甘甜的泉水送給了千家萬戶。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孫鳳玲,1991年從喬杖子村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多家知名企業工作,在北京成家立業,生活安逸富足,有了北京戶口。但她心裡還是依然惦記著喬杖子村,想著那眼甘甜的泉水。

2015年,孫鳳玲在龍潭溝成立了中健生態農業承德有限公司,北京的專家過來,對康熙皇帝飲茶的水做了化驗,專家認定:“水源地位於燕山山脈東段,深山原生態保護林區,水系萬年礦化基岩裂隙,富含鍶、偏矽酸等20 餘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水質清冽,口感甘甜。”

鍶偏矽酸複合型礦泉水,是中健水的特質,承德巴里泉,被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生態好水源專家評審組認定為“生態好水源”。

康熙皇帝晚年在承德,為何每年都要去這個小山溝裡住幾天!

7。

如今,康熙皇帝的“茶宮”已經沒有了痕跡,但皇帝烹茶用的泉水卻早已走進了普通人家,中健生態農業承德有限公司生產的礦泉水已經生產出多個系列的產品,在承德普寧機場的貴賓室裡,擺放著巴里泉的瓶裝水,在承德規模最大的寬廣超市,擺放著巴里泉的各種規格的桶裝水、瓶裝水、泡茶水。

一代帝王康熙皇帝在《御製湯山龍尊王佛廟碑記》的結尾寫道:

朕於此竊附湯盤體儆,其與天下日新、而所以膏澤吾民,以及蒙古諸部落,使鹹壽考康寧者,則不能無望佛之庇佑焉。

他的意思是說,他在湯泉,也是期望天下太平,使全體臣民和蒙古各部落都承受恩澤,而要使人人樂觀長壽,不能不指望於佛的保佑。

受時代限制,康熙皇帝畢竟沒能使全國的百姓都能樂觀長壽,但巴里泉水卻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