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紅牆上,不光有“宮女魅影”還有“科學倩影”

故宮紅牆上,不光有“宮女魅影”還有“科學倩影”

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紅牆黃瓦”是故宮給人們留下的經典印象。其中,紅牆是指故宮內的宮牆,其外表多飾以紅色。紅色有著陽光、溫暖、熱情、喜慶等多種美好寓意,是中華民族偏愛的顏色,因而又被稱為中國紅。故宮紅牆呈現出壯麗、恢宏的美學意境,有著獨特的視覺美。不僅如此,故宮紅牆的色彩運用、施工技法,甚至關於紅牆本身的傳說等,均包含了較為豐富的科學內容。

從光學角度而言,在可見光譜中,紅色波長最長,這就意味著它的衍射能力最強,即使在能見度較低的環境條件下也能被注意到,而故宮大面積的紅牆極容易成為顯著的標識。不僅如此,紅色波長的特徵使得這種色彩在視網膜上成像時,可產生比其他顏色同尺寸物體要大的視覺效果。另有科學研究表明,人體視網膜中對於紅色敏感的錐形感光細胞數量很多,因而紅色就成為人很容易辨認的顏色。因此,故宮紅牆的顏色就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故宮紅牆的選材與施工也具有科學性。從構造角度講,故宮宮牆主要由磚牆芯、底層灰(漿)、罩麵灰(漿)組成。我們看到的中國紅就屬於罩麵灰。雍正朝《大清會典二》卷之九十五載有“殿門牆外用紅土,內用石灰”,可說明紅牆的底層灰以石灰為主要成分,罩麵灰以紅土為主要成分。清工部編纂的《工程做法》卷五十三對紅牆罩麵灰的材料組成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提刷紅漿,每折見方一丈用頭號紅土十觔,江米四合,白礬捌倆”。其中,“頭號紅土”為顆粒較細、顏色較深的紅土,“觔”通“斤”,“江米”即糯米,“合”為容積單位,1合等於0。1升。上述3種材料的實際工程配比一般為頭號紅土、江米、白礬按100∶7。5∶5的重量比例混合,兌水後抹在宮牆上,作為宮牆的面層。

科學研究表明,故宮紅牆的紅土主要成分為氧化鐵(Fe2O3),這種材料有很強的著色能力,在大氣和日光中較穩定,有較好的耐腐蝕,耐高溫效能。為了使中國紅較為穩固地附在宮牆面層,聰明的古代工匠在紅牆中摻入了江米和白礬。江米主要成分為澱粉,它能形成吸引力很大的空間網格,對石灰底層的大小和形貌有較好的調控作用,有利於結晶體的緻密,因而有利於紅土黏結在底層灰上。白礬別名明礬、礬石等,由硫酸鋁鉀類礦物明礬石加工提煉而成。白礬與石灰混合後,形成鈣礬石,其固相體積膨脹對灰漿的乾燥收縮起了一定補償作用,因而有利於提高灰漿的抗壓強度、耐水效能和耐凍融效能。江米、白礬等材料與頭號紅土的巧妙運用,使得故宮紅牆呈現出中國紅的優美色彩,並且可保持數年不掉落。

故宮紅牆有著諸多傳說,其中最有名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宮女魅影”。有參觀故宮的遊客表示,他們在閃電時看到了紅牆上“古代宮女”的影像。從材料學角度而言,Fe2O3以α-Fe2O3、γ-Fe2O3兩種形式存在。故宮紅牆罩麵灰的主要成分屬於α-Fe2O3,其性質穩定。然而,在雷雨天時,閃電會產生少量的氫氣,α-Fe2O3與氫氣可產生還原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Fe3O4)。Fe3O4在高溫下與氧氣產生氧化反應,可生成γ-Fe2O3。γ-Fe2O3具有磁記錄的功能,是磁帶的重要材料之一。在古代,宮女在紅牆內行走時,如恰巧遇到雷電天氣,閃電與磁場的相互作用,可在紅牆表面產生γ-Fe2O3,使得“宮女魅影”被“記錄”在紅牆上。該過程類似於磁帶在電磁場作用下,儲存影片和音訊的磁訊號。而上百年後,在紅牆罩麵灰仍儲存完好的前提下,遊客在雷雨天參觀時,很有可能閃電與磁場再次相互作用,使得“記錄”在紅牆上的“宮女魅影”再現。該過程類似於磁帶的磁訊號在電磁場作用下,還原出影片和音訊。由此可以認為,“宮女魅影”現紅牆並非毫無科學依據,是有可能發生的。

需要說明的是,故宮紅牆的抹灰層(底層灰、罩麵灰)的根本用途,是為了保護磚牆芯免受風化。而抹灰層與牆芯的黏結強度有限,往往幾年或數年內,就會脫落,需要工匠重新對牆芯進行抹灰。因此,牆體抹灰是紫禁城古建築日常維護保養的重要內容,且600餘年來少有間斷。而遊客所看到的“宮女魅影”,其所在的紅牆能歷經上百年儲存完好而無需重新抹灰,這種情況也是很少的。

由上可知,故宮紅牆不僅僅有濃厚的美學和歷史文化氣息,更能反映出古代工匠對建築材料的科學運用,體現了卓越的建築智慧。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數字報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