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汪氏小苑坐落在東圈門歷史街區東首“地官第”14號。因它曾經的主人姓汪,且以住宅為主,花園玲瓏小巧,故稱“汪氏小苑”。這是揚州現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初鹽商大宅門之一。2013年,汪氏小苑晉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汪氏小苑,佔地4。5畝,現遺存老房97間。它坐北朝南,中間住宅,四角花園,呈現出“一宅四院”的獨特格局。住宅建築呈九宮格分佈:前後中軸貫穿,左右兩廂對稱,房屋三進三縱。東、中縱路是正堂、客廳和男主們的住所,西縱路是女眷住所,南北走向有一條窄長的磚石火巷。宅院佈局規整,比例均衡,中正平和。

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汪氏小苑建造之時,中國歷史上曾經富可敵國的特殊群體——揚州鹽商,已經走向沒落,園主汪竹銘便是末代鹽商中的佼佼者。汪家的“乙和祥”是當時揚州數一數二的鹽號,汪竹銘被譽為“締造了揚州鹽業落日中的輝煌”。汪竹銘有四子二女,除了經營鹽業,還涉及房地產、皮貨、金融等行業。他艱辛創業、勤儉持家,成為鹽商中“商而兼士,賈而好儒”的代表。然而,汪家父子深知,漕運衰落、鹽商沒落的時代大趨勢不可逆轉,戰亂中朝不保夕的危機感如影隨形,於是,他們傾注心血營造了這一處平實、簡樸的宅園。

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汪氏小苑,外形四平八穩,處處體現著儒家的中庸之道,然而,在建築的深層設計中,卻將亂世之中鹽商的極度憂慮,展現無遺。汪氏小苑內設計了許多機關,天花板上有暗閣、鏡子後面是暗門、地板下有藏寶洞、花園裡有可容納20人的地下室,還有通往外面的暗道等等。細細探索,方方正正的屋子如同迷宮一般,隱約透露出揚州鹽商惶惶難安的心境。

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汪竹銘離世後,汪家子嗣苦苦支撐家業,十年間,長子、三子、四子相繼早逝。1937年,汪家遷往上海法租界,之後再未能回到昔日的家園。

這座低調的鹽商住宅,內藏許多機關、暗道!

如今,鼎盛一時的揚州鹽商早已謝幕退場,然而,從大氣、張揚的個園,到低調、內斂的汪氏小苑,不同時期的鹽商們留下的園林,將依然在世人耳畔,絮絮訴說著鹽商的輝煌與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