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種種跡象表明,大量外來入侵魚種正在珠江水域加速擴散,大有成為新霸佔的態勢,導致珠江魚類資源發生結構性變化!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期整個珠江水系經濟類魚種多達50個,如今僅剩下了15個。與此同時,幾十個土著魚種在鬥爭過程中漸露敗相,極有可能成為珠江裡的邊角料,乃至徹底消失不見!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珠江土著魚生存狀況堪憂並非危言聳聽。2019年工作人員對從珠江採集魚類樣板研究發現:總計5867尾中竟有927尾外來入侵魚種,其中羅非魚360尾、麥鯪407尾。此外,還有清道夫、黑鱸、鱷雀鱔、革鬍子鯰等。

相比之下,花鰻鱺、大頭鯉、中華鱘卻成了珠江裡的瀕危魚種,南方波魚、鴨嘴金線䰾等多個土著魚也萎靡不振!事實上,早在2011年國內水產專家就發文稱:珠江水域70%土著魚生存艱難!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珠江成“亂成一鍋粥”的局面?一部分是人為因素所致,一部分是土著魚在與外來入侵魚競爭中敗下陣來!

珠江水質惡化及過度捕撈造成土著魚快速減少的重要人為因素之一。1985年流入珠江的汙水、廢水為6。9億噸,而到了2020年廢水排放量達到了12億噸,一度超過廣東汙水總排量的70%,儼然成為了一個巨型“集汙池”!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部分割槽段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溶氧量持續走低,導致一部分土著魚輕則呼吸困難,重則一命嗚呼!而另一部分無法承受汙水的“摧殘”而被淘汰出局。誠然最近幾年珠江水質持續改善,但想恢復失去的土著魚種談何容易!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與此同時,珠江是大量傳統漁民賴以生存的主陣地。2009年左右圍繞珠江水系的漁業人口有185萬、漁船3。3萬艘。在現代捕魚裝置加持下能對各類魚種一網打盡,經濟價值頗高的廣東魴、鯿魚、鱭魚、梅童魚及青、草、鰱、鱅自然成了重點圍捕物件。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資料顯示,60-80年代僅僅珠江口一處年捕獲量輕鬆超過2萬噸,更有聞名遐邇的“萬山魚汛”,在南方漁獲供給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到了80年代後期,珠江口魚類資源大幅度萎縮,90年代中後期年捕獲量已不足2000噸,土著魚的境遇不想而知。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這還不算完。珠江全長2320千米,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可謂水力資源豐富!但被大大小小几十座水壩攔腰截斷,部分魚種洄游產卵行為被迫中止,少了魚卵註定會走向衰落!

再說外來入侵魚種的因素。外來入侵魚種一般具有適應能力強、破壞力大的特點,這點在羅非魚、清道夫、食蚊魚上尤為突出:當土著魚因水質惡化、食物匱乏而接連潰敗時,它們卻反其道而大肆繁殖、擴散。資料顯示,珠江外來入侵魚種80年代時統計時為3個,2010年增加到了9個,2015年已攀升到了15個,如今極有可能突破了20個。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羅非魚算是珠江裡外來入侵魚種的典型代表。1978年珠江水產研究所從泰國引入尼羅羅非魚,以它為父本、莫三比克羅非魚作母本成功雜交出了新一代福壽魚,自此以後羅非魚開始了在珠江水系裡的蔓延。

羅非魚吃得多,還不挑食,既能有機碎屑、浮游植物,也能吃水蚯蚓、搖蚊幼蟲,是典型的雜食性魚種。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羅非魚3一4個月體重就到150-250克,且達到性成熟,魚一次產卵量多達1500~2000枚。快速繁殖、吃喝的結果是,珠江留給土著魚種的食物資源越來越少!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更糟糕的是,羅非魚還有吞食魚卵的天性。 羅非魚進入繁殖期後急需補充能量,而魚卵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對它而言無疑是一道美餐,所以一部分羅非魚游到其他魚種的產卵處趁機吞食魚卵。

相反,羅非魚自個卻是一個護崽高手:雌魚會將受精卵吞入口中孵化,幼崽攝食能力弱時還伴隨身邊保護,導致羅非魚孵化率遠超其他魚種,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經過二三十年繁衍,羅非魚已遍佈珠江水系多個河流,包括北江、東江、西江,包括珠江口。以東江為例,羅非魚尺寸普遍在15-25之間,數量在部分割槽段的佔比已超過了25%,意味著每捕獲4條魚中大概會有一條是羅非魚!

就在羅非魚數量遞增的同時,赤眼鱒、廣東魴、七絲鱭、黃顙魚、鰣魚等經濟魚種數量連年遞減。鰣魚味道鮮美,與河豚、刀魚合稱“長江三鮮”,曾是明清兩朝的貢品。上世紀80年代珠江鰣魚年產量還有100噸左右,1995年後已經銳減到不足1噸,現在只能在珠江口附件“偶有發現”。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到底哪個魚種對珠江的長期具有破壞力,且難以根除,恐怕非清道夫莫屬了。羅非魚雖然繁殖力強、可吞食魚卵,但刺少、肉質鮮美,具有一定的市場,儘管還未得到國內主流市場的認可。

2019年我國羅非魚產量為164萬噸,養殖企業遍及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5省,其中絕大部分出口至了美國,巔峰時在美國市場份額一度超過70%。也就是說,羅非魚在珠江真到了“氾濫成災”的時候,完全可透過捕撈、再低價出口至國外的方式消化掉。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清道夫則不同,它是一個徹頭徹尾難纏的主兒。臺灣省是我國清道夫氾濫最厲害的地區之一,如今更是遍及臺灣西部、南部、中部的大小河溝和湖泊,以前“垃圾魚”特指羅非魚,現在成了清道夫的專屬。清道夫作為具有清潔作用的觀賞魚從臺灣引入到了國內,自此以後開啟了在南方水域的征程。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清道夫的可怕體現在多方面。首先清道夫耐飢渴、耐高溫,可在40多℃的烈日下暴曬一天,或被土壤掩埋2、3天,遇到水源後照樣能滿血復活。清道夫外部像裹了一層堅硬鎧甲,國內少有魚種敢向它發起攻擊!

另外,清道夫食性雜,一邊大量啃食水生植物,一邊吞食魚卵,最高一天能吞下5000枚土著魚的魚卵。所以當清道夫在珠江水域繁衍到足夠數量後,土著魚的生存壓力只能越來越大。

珠江的危機15種外來魚“肆虐”,土著魚種全線敗退,如何破局

珠江從2020年起,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為禁漁期,誠然這對於珠江水域的魚資源恢復有一定的作用,問題是到底是壯大了入侵魚種,還是土著魚種得到了繁衍,這值得研究!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