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著把“叉子”?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提起大禹,想必大家耳熟能詳。他是遠古時代的“五帝”之一,也是夏朝的開國國君。而他作出的最大貢獻,便是治理水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後世子孫為了感謝大禹所作的貢獻,四處給他立雕像,修祠堂,比如禹廟、禹陵、禹祠等。看過大禹畫像的人可能會發現一個特點,大禹不管以何種姿態出現,手中必定握著一把“叉子”。那這“叉子”究竟是何作用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著把“叉子”?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在介紹大禹的“叉子”之前,咱們先來說一下大禹的家世。大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他的父親是鯀。鯀被堯帝封在崇這個地方,又因為是伯爵,所以時人都尊稱他為“崇伯鯀”或“崇伯”。堯帝時期,洪水氾濫,地上的百姓生存艱難。為了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堯帝徵集四嶽,向他們尋求能治水的奇才。

四嶽都推薦有崇部落的鯀,於是堯帝便將治水的重任交給了鯀。鯀在治理水患時採用了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定河堤來“堵”。結果洪水越堵越高,危害比之前還大。由於鯀歷時九年都未能平定水患,所以被舜帝誅殺於羽山。鯀死後,新繼位的舜帝又向四嶽求助,希望他們能再推薦一位治水的人才。

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著把“叉子”?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大禹

四嶽秉著“一事不煩二主”的態度,又推薦了鯀的兒子禹。禹知道父親是怎麼死的,所以在治水時兢兢業業,片刻不敢耽誤,也因此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談。至於大禹手中的“叉子”,其實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耒耜 ”(lěi sì) 。這是由神農炎帝發明的一種農具,在農業生產中用於翻整土地、播種莊稼。

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著把“叉子”?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耒耜

為何大禹片刻離不開耒耜呢?這就與他治水的方式有關了。父親死後,大禹一直在總結和反思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他總結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通河道為主,利用水往低處流的自然原理,疏通了九河。而在疏通河道的過程中,自然需要挖掘泥土,翻整土地,這就用到“耒耜”這個工具了。因為大禹的治水方式主要是以“疏”為主,所以耒耜便成了他離不開的工具。

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著把“叉子”?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大禹

當然,除了這個工具外,在治水期間,大禹還一路上翻山越嶺,用各種測量儀器測量地形的高低,規劃河道。逢山開山,遇窪築堤。由於耒耜更能體現大禹艱苦樸素、深入一線的形象,所以在後世的畫像中,它便經常出現在大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