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面子”工程, 這些帝王都是怎樣神話自己的

古代君王伐戰的時候總要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不但“師出有名”就連“人”出也要有名。也就是出身。

在上古時代,人們對天地十分敬畏,稱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就是上天的兒子,也就有資格來行使上天的旨意。

神農氏衰,黃帝部落崛起,戰蚩尤,代炎帝,成為九州的新統治者,所以我們稱為炎黃子孫。才有了“五帝”,才有了夏商周,才有的秦漢及以後。

古代的“面子”工程, 這些帝王都是怎樣神話自己的

五帝時真的都是禪讓嗎?他們的出身如何?

古代帝王對自己的出身是相當重視的,就拿“五帝”來說,顓頊、帝嚳、堯、舜、禹,就都是黃帝的後代。《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這是多高的出身呀,黃帝的孫子。“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者。”堯帝呢?“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帝放勳立,是為帝堯。”都是黃帝的直系親屬。這些帝王不但出身好還牽出另一段公案:父子家天下真的是夏禹以後開始的嗎?看看上面的關係就一目連然了。《史記》中對堯帝的功績用了很多的筆墨。堯帝命“曦氏、和氏”根據星辰的軌跡制定曆法,確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指導人們生活和耕作。“歲有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看來這太陽曆可不是西方的專利。

古代的“面子”工程, 這些帝王都是怎樣神話自己的

堯帝在位七十年,到了該選繼承人的時候了。覺得自己的兒子丹朱“頑兇”,願意把統治權讓給更賢能的人,只要符合條件,可以不問出處,於是大家一致推薦的舜。於是堯帝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舜,經過重重考驗,最終把天子之位禪讓給了舜。這就是禪讓制度。舜身份卑微只是一個“庶人”。親孃早死,爹還是個瞎子,還有兇狠的繼母和弟弟,的確是十分悲慘,應該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根了吧,但《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顓頊”顓頊不就是黃帝的孫子嗎?舜的出身也不低呀,也是黃帝的後人。

舜效法堯帝把天子職位禪讓給了治水有功的禹,禹本來就是舜帝時期的重要肱骨之臣。“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就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論輩分比舜還要大上三輩,而他的父親鯀也是堯帝時重要的大臣,由此看出不管是出身還是身份都不差。

五帝,不管是草根還是順序的繼承人都有著高貴的血統,黃帝的後人。

夏商周的統治者也是黃帝的後代嗎?

夏朝不必說,承襲大禹,當然是黃帝的後代了。而商的先祖《史記》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殷契,母曰簡狄,有賊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也就是契的母親是帝嚳的妃子,父親只是一隻大鳥,因此商代的圖騰為玄鳥。但這故事放在今天就是天方夜譚了。用今天的話說“契”就是個私生子嘛。那為什麼又要扯上玄鳥和帝嚳呢?我認為契本事就不是帝嚳的後人,只是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能夠擁有統治權給自己湊了一個好的出身。那玄鳥又從何而來呢?據研究在遠古東夷人多以鳥為圖騰,契應該是出生東夷部族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化的過程,因為在母系氏族裡就是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生活在我國雲南省的摩梭人就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的“走婚”制度。

古代的“面子”工程, 這些帝王都是怎樣神話自己的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其而生子”“初欲棄之,因名曰棄。”因為姜原踩了巨人的腳印,就懷孕生下了棄。這和商的祖先相似。還有秦的先祖“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也是玄鳥。但不管他們是不是皇帝的後代都是以皇帝為宗的。

漢代的祖先又是誰呢?

到了文明已經前進了一大步,早已有了文字和記錄歷史的史官,傳說的成分也就少了,劉邦,“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劉邦可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根,更談不上好的出身。但縱觀中國的歷史但凡這些最高統治者都會給自己編排這一個好的出身,來證明自己受命於天,證明自己的正統。但劉邦有母有父又如何改變自己的身份呢?

古代的“面子”工程, 這些帝王都是怎樣神話自己的

《史記》中有兩處記載,一,劉媼夢到與神相交,太公也看到一條龍盤旋在劉媼的肚子上,後來懷孕生下劉邦。二,有一次劉邦喝醉酒在路上碰到一條大蛇,拔劍砍死了大蛇,有人看到一個老婦人在路邊哭泣並說,她的兒子是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殺了,說完後老婦人就不見了。後來連旗子都為“赤”色。

由此可見,五帝不論遠近大都是黃帝的宗室,商州的祖先歲不明,卻也都是黃帝的妃子所生,也就是以黃帝為宗。到了漢,實在無宗可考,就造出一個“祥瑞”,和一個斬蛇的故事披也就上了一個好出身。說白了也就是,近的當然好,遠的就拉近了,不是的拐個彎唄,實在沒有的,就自己扯一個。可見古代統治者對自己的出身是多麼的重視。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 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