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器作為嫡長子,明明能登上皇位,為何甘心讓給李隆基!

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他將自己的太子之位讓給弟弟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因此他死後李隆基也追封他為讓皇帝。關於他為何會把太子之位讓給弟弟李隆基的問題,個人認為李成器更多是因為兄弟情誼和顧全大局而甘心讓位,他們兄弟之間的確是歷史上少見的皇家親情。

李成器作為嫡長子,明明能登上皇位,為何甘心讓給李隆基!

李成器讓位的背景

公元705年,以張柬之為首的神龍五王在各方政治勢力的支援下發動“神龍革命”。結束了武則天的統治,唐中宗李顯復位,但是唐中宗的懦弱,卻使得之後的唐王朝在短短几年間經歷了數次動亂:

>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革命,唐中宗復位。

>706年,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七公主開府置官,張柬之等神龍五王遭誣陷被貶。

>707年,在韋后母女及武三思逼迫之下的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武三思一家被殺,武氏集團衰亂。此後唐中宗出面干預下政變失敗,太子李重俊被殺。

>710年,唐中宗被韋后母女毒殺,韋后立李重茂為太子,韋后控制朝政。

>中宗死後一個月,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援下,聯絡對韋后擅權不滿的萬騎營將領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母女和上官婉兒,盡除韋氏一黨。太平公主主持朝局擁立哥哥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

>這就是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即位之後,作為李旦的嫡長子李成器面臨的政局。當時雖然他父親李旦是皇帝,但是一直以來性格同樣懦弱的李旦在政治上並不強勢。朝政大權控制在以姑姑太平公主為首的政治勢力手中,而弟弟李隆基又因為唐隆政變的功勞在朝臣中擁有一定的聲望。

李成器作為嫡長子,明明能登上皇位,為何甘心讓給李隆基!

立儲困局

李旦第二次即位後首先就面臨立儲問題,李旦有五個成年的兒子,其中李成器是嫡長子,而且己經在李旦第一次登上皇位的時被立為太子。三子李隆基則在唐隆政變中居功至偉,而且表現出果敢的個性及較強的政治能力,因而李旦在立儲問題上頗為猶豫。

>李成器:作為嫡長子,而且曾經被立為太子,李成器在禮法上是太子當然人選。但是李隆基又有功於社稷,李旦對重新立李成器為太子有顧慮,一方面他的政治能力有待考驗,另一方面擔心重演玄武門之變的故事。

>李隆基:雖然在唐隆政變中立下大功,但是李隆基無論在實力和威望上都不能和玄武門事變前的李世民相比。他只是在部分朝臣中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即使支援立他為太子的朝臣也因為禮法的影響不敢公開提出。至於權力方面當時他只是一名立下大功的皇子並無多少實權,唐朝的權力當時主要掌控在太平公主手中,因為唐隆政變幕後真正的大佬其實是她。

>最終這個困局在李成器的堅決辭讓之下得到解決,李成器堅定的認為國家處於多事之秋,應該立賢而不是立長。他的辭讓使得李旦得以堅定決心改立李隆基為太子。

李成器作為嫡長子,明明能登上皇位,為何甘心讓給李隆基!

>李成器是否有機會爭儲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隆基的權勢使得李成器明智的選擇退出儲君之位的爭奪。但是剛才我們已經分析了其實在讓儲之時李隆基的權勢並不太,與李世民當年挑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時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因此李成器完全有能力爭奪儲位。

李隆基其實是個弱勢太子,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仍然儲位不穩。掌握朝政的太平公主對李隆基不斷的發起挑戰,多次公開要求撤換太子,理由就是李隆基不是嫡長子,與禮法不合。如果李成器不是真心讓位,他完全可以選擇與太平公主集團聯合,藉助太平公主集團的權勢李成器完全有可能重新奪回太子之位。

但是李成器在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鬥爭中,全程鼎力支援自己的弟弟。以至於後來太平公主為了削弱李隆基的力量,轉而要求唐睿宗李旦將李成器等人外放地方。

李成器作為嫡長子,明明能登上皇位,為何甘心讓給李隆基!

李成器與李隆基的手足之情

除了這次讓儲,從李成器與李隆基兄弟的一生來看,他們兄弟五人的感情的確不錯。這可能與他們的個人的成長經歷有一定的關係。

>相互扶持的同年:李成器與李隆基的童年都是在奶奶武則天的高壓恐怖中度過的。李成器與李隆基的母親都是被武則天賜死的,同樣幼年喪母的兩人肯定有著不同常人的兄弟感情基礎。

>五王宅的兄弟情誼:公元698年,李顯重新成為太子,李旦退居相王,因此李成器兄弟五人搬出皇宮居住。他們兄弟的住宅都相互鄰近,因而被稱為五王宅。在這裡兄弟五人相互扶持,彼此關係非常融洽。

>由此可以看出,李成器與李隆基的手足之情的確不是虛假的,因此他的讓位也更多是出於政治大局和手足情誼上出發的。不能片面的以權勢陰謀的角度去解釋他的讓位,也正因此李隆基在登基稱帝之後依舊與李成器等人保持良好的感情。李成器死後被追封為讓皇帝,而兄弟五人中的其他三個死後都被追封為太子,顯然都是高於他們本身級別的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