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1885年初,一封快報遞到福建水師總督衙門,閩浙總督何璟、福建會辦海疆事務大臣張佩綸、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等人開啟一看,心裡差點要問候慈禧太后十八代祖宗。

如今法軍水軍已經兵臨城下,就在福建水師外圍遊弋,如鯁在喉。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福建水師心中難平,向上請示要求先發制人,然而慈禧的回覆卻是“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準還擊,違者雖勝尤斬。”

意思就是打了勝仗也要被斬首。“太憋屈了,這仗沒法打了。”總督何璟狠狠把快報拍在桌上,痛心疾首地說,“越南必丟,越南必失!”

臨危受命

19世紀前,越南一直為清朝藩國,但隨著清朝勢力的日薄西山和列強對亞洲的瓜分,法國對亞洲垂涎三尺,蠢蠢欲動。

1883年法軍出兵越南,武力迫使越南宣佈脫離清朝宗藩,自願“祈求”法國成為其宗主國。

法國方面召開記者會,表達尊重越南的意願,自己是勉為其難,盛情難卻才同意的。法國在吞併越南這件事上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訊息傳動北京城,慈禧太后暴跳如雷,因為當時大清的藩國除了越南,還有朝鮮和緬甸等,一旦開了這個頭,其他國家效仿,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是地震級的。

然而生氣歸生氣,清朝卻沒有與法軍決戰的決心和信心,先後派出李鴻章和曾國荃與法國進行和議。

最終雙方談定,清朝與法國保持越南的現狀,同時清朝開放中越邊界進行通商,雙方簽訂了協議。

清廷續命成功,載歌載舞大慶,然而這其實只是法軍的緩兵之計,在1884年8月23日下午13時56分,法國遠征軍總司令孤拔一聲令下,法軍水陸並進。

法軍艦船突襲大清福建水師,只用時不到半個小時,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法國陸軍直撲廣西邊境,也用奇襲的方式佔領了鎮南關。

法軍佔了鎮南關後,將關門炸燬,用中文立牌挑釁“廣西的門戶已不存在了”,廣西軍民針鋒相對,也豎了一塊木牌對著鎮南關,上書“我們將用法蘭西人的首級重建門戶”。

鎮南關是廣西門戶,鎮南關的失守後,預示著整個廣西危矣,已到了不得不戰的地步。

這種情況下彭雪麟和張之洞共同推舉了老帥馮子材,此時的馮子材已年近七旬。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為何要選擇年歲如此之高的馮老將軍?彭雪麟和張之洞老糊塗了?這要從當時清軍派系林立的內部形勢說起。

清末,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朝廷允許地方練兵,太平天國滅亡之後清廷怕尾大不掉,於是把這些地方武裝打散了重新組合,結果是清軍各個部隊都是各個派系林立,打仗的時候不聽指令、各自為政。

當時廣西前線抗擊法軍的清軍就有桂湘鄂粵等系,互相之間不買賬,將令不達,難以協調指揮,法軍勢如破竹和這種情況有很大關係。

即便是鎮南關戰敗後清廷下詔嚴厲批評各部,要求服從調遣,聽從安排,實際上軍中依舊,互相不鳥。

正因為這種情況,非久經沙場之人不能駕馭,所以啟用老將馮子材。

馮子材從軍40餘年,足跡遍佈蘇、浙、粵、黔、桂諸省,他愛兵如子,其部亦不騷擾百姓,在士兵和群眾中威信很高,在各方勢力中都具有很高的威信,是破解廣西目前亂局的不二人選。

馮子材對於軍中各種弊端也是瞭解得清清楚楚,接到凋令後,馮子材立刻以極快的速度召集舊部,組建了一支自己的部隊趕赴廣西前線。

到達前線後,馮子材召集前線諸將喝酒吃肉,席間曉以大義,號召各將領在抗擊侵略者的鬥爭中放下成見,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各路將領深受感動,大家共同推舉資歷深厚的馮子材為前線主帥,統一指揮協調各軍的行動,自此各軍莫敢不從。

壯士出山

馮子材上任後,選擇險要地勢,挖壕修築炮臺和工事,嚴令部下不得出擊,一段時間後,法軍以為清軍的戰術是固守不出,放鬆了警惕。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馮子材在法軍麻痺之後,看準時機主動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過鎮南關,收復了鎮南關鄰近的北圻各城,不僅切斷了鎮南關法軍的補給,還讓此處法軍腹背受敵。

此刻在鎮南關的法軍,因為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無奈選擇了撤退,法軍炸燬了鎮南關城牆及附近的防禦工事後,留下一片廢墟,退回文淵、諒山。

但此時的鎮南關已經毀壞,非短期內可以重建,馮子材經過實地勘察,決定以距鎮南關內不遠處的關前隘作為中心部署防禦。不給法軍打野戰的機會,法軍裝備精良,野戰勝率極高。

關前隘是鎮南關向北的必經之路,中間是一條寬不足2裡的關道,東西兩面高山夾峙,外寬內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馮子材依託關前隘險要地形修築了一道3裡的長牆攔住關道,長牆每隔約30米開一個缺口,在上面安裝柵門,長牆外挖出上千個梅花坑,坑上蓋著草皮,

在關隘兩翼東、西嶺架設炮臺,構成一道堅固而完整的山地野戰防禦陣地體系。

1885年開始,法軍頻頻調兵遣將,為了打亂法軍的進攻部署,馮子材決定誘敵深入。

當年3月21日,清軍夜襲法軍駐守的文淵州,出其不意,成功攻克,擊毀法軍火炮數門,清軍士氣大振。

清軍的主動出擊讓法軍將領尼格里惱怒且難受,局面被動。

狂傲的尼格里不聽勸阻,堅持在兵力不足、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主動出擊,他匆忙召集了3000人的軍隊準備進攻清軍。

馮子材不敢大意,投入了80多營,共5萬多人,武器比不過,那就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以保證決戰的勝利。

馮子材將各軍分為左中右3軍,設定了三道防線,互為犄角,相互照應,正面阻擊的,側面保持的,後面迂迴的,各就其職。

血戰鎮南關

3月23日清晨,法軍借霧色兵分兩路進攻,一路陸軍猛攻長牆,另一路則利用炮兵法國大炮射程遠的優勢,定點拔出清軍的炮臺。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猛攻長牆的這路法軍被清軍的工事和地面密佈的深坑阻擋,進展緩慢,但法軍炮兵火力猛、射程遠。清軍的火炮射程打不著對方,乾瞪眼,非常吃虧,開戰後清軍東嶺小青山上的數座炮臺被拔掉。

如果任由戰況如此發展下去,鎮南關將陷入法軍的兩路夾擊,再次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

被動情況下,有將領按耐不住,請戰要求主動,馮子材說:“等,現在還不是正面出擊的時機,我們需要利用地形繼續拉長法軍的補給線,讓他們再深入些。”

馮子材命令清軍必須頂住:“如果讓法軍再入關,我等有何面目見粵民?何以生為?”

為了緩減正面戰場的壓力,馮子材派遣一支軍隊側翼出擊,攻擊法軍後續部隊和運輸隊,讓法軍不得不抽調軍力回援。

最終,交戰第一天,清軍頂住了法軍的首日進攻。

第一天的戰鬥,法軍主攻,清軍固守,雙方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法軍將領尼格里迷信武器裝備的精良,紮營修整,準備第二天一舉拿下。

清軍趁夜搶修工事,調整部署。次日清晨,天色剛亮,法軍再次發起進攻,基於第一天在小青山方向戰術的成功,法軍尼格里特派副手愛爾明加帶隊,儘快奪取大青山制高點,然後架設大炮轟擊清軍長牆防線。

尼格里的戰術是英明的,但清軍也不是吃素的,結果在地形限制和清軍拼死阻擊下,法軍炮兵補給遇到極大困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愛爾明加未能按時奪取大青山的炮臺群,並被清軍將他和法軍大部隊分隔開來。

愛爾明加的隊伍在曲折、崎嶇、灌木叢生的山路上,搞不清方向,猶如無頭蒼蠅一直瞎轉,與尼格里斷了聯絡。

在與炮兵無法聯絡的情況下,尼格里武斷地認為清軍不堪一擊,炮臺絕對已經被法軍全部佔領,愛爾明加的迂迴已經取得成功,於是集中兵力從正面發起強攻。

正面的法軍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迅速接近長牆,見此情景,馮子材親臨一線並傳令:“有退者,皆誅之!”

清軍高地上的火炮火力全開,利用高度差對法軍形成火力壓制,但依舊有一部法軍突破了長牆。

危急關頭,馮子材不退反進手持長矛,躍出長牆,他的兩個兒子也緊隨父親衝出戰壕,撲向敵人,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清軍士氣大振,全線衝鋒。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清軍與法軍短兵相接,白刃格鬥,法軍精良的槍炮頓時無用武之地,而清軍的大刀長矛大顯威力,雙方在關隘前廝殺成一片。

清軍畢竟人多勢眾,以數倍於法軍的兵力猛壓過來,戰至中午,正面進攻的法軍主力不支,不得不後退。

其他戰場的清軍也是捷報連連,清將王德榜擊退了法軍援軍和運輸隊;綠營奪回了被佔堡壘;西嶺守軍也將缺少炮火彈藥的愛爾明加擊潰,重新奪回被佔炮臺。

清軍從三面發起反擊,法軍三面被圍,特別是後援斷絕,彈藥將盡,全線崩潰。

尼格里無奈下令退守文淵,馮子材揮軍乘勝追擊,連戰連勝,26日克復文淵,28日更是在攻克涼山的激戰中把尼格里擊成重傷,法軍士氣沮喪又疲憊不堪,代指揮愛爾明加下令毀壞各種軍用物資後,棄城而逃。

不敗而敗

鎮南關之戰,中法雙方各死傷數千人,但尼格里指揮的3000法軍中真正的法國軍人不到200人,其餘均是越南僕從軍。在法軍精良的裝備和訓練下,這些越南人驍勇善戰,給予了清軍巨大的殺傷力。

鎮南關法軍失敗,但主力部隊根本沒受影響,實力超過清軍,在諒山被法軍放棄的訊息傳回巴黎後,法國國會立即增撥2。5億法郎的軍費準備再戰。

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卻高興不起來,部隊因為之前的力戰精疲力竭,戰損的兵力在越南當地得不到補充,陷入進退維谷之地。

1885年中法交鋒, 法軍用越南僕從軍消耗清軍, 清兵餓得拿槍換糧

在越南的清軍後勤保障最慘,清政府完全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援,清軍糧食供應嚴重不足,清軍士兵不得不用步槍向當地越南百姓換取口糧。

此時,中法另外一條戰線上,大清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後,法軍完全控制了臺灣海峽,在越南戰場失利後,法軍加強了對臺灣的進攻。

臺灣工業、經濟薄弱,被封鎖後守軍比越南清軍還慘,醫療、彈藥、糧餉等保障奇缺。

最終,在英國介入下,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了《中法停戰條件》,以越南換臺灣,清政府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中國軍隊撤出越南,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法國方面則移交臺灣給中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鎮南關大捷,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