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自古以來,忠臣都是令人欽佩的,但他們總是難以落得一個好的下場,因為君子往往是比小人更加容易被謀害的一個群體。明朝時期被迫害的忠臣良將數不勝數,最讓人惋惜動容的就是忠臣于謙。

據說他被殺之際,太后都為其絕食落淚,行刑的劊子手更是直接羞愧自殺。他到底是怎樣一位忠臣呢?為什麼會得到如此的尊敬愛戴呢?殺他的罪魁禍首又是誰呢?下面讓我們走進于謙的傳奇人生。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一、早年浮沉

于謙生於洪武三十一年,祖上曾入朝為官,但他父親沒有選擇入仕,而是帶著全家來到了錢塘隱居。于謙自小就崇拜文天祥那樣的民族氣節,勵志要成為那樣一位以天下為己任的好官,為此他勤學苦讀,很快考上了進士,正式入朝為官。

漢王朱高熙起兵造反時,于謙作為御史曾陪伴皇帝朱瞻基親征。朱高熙被俘後,朱瞻基讓于謙當面數落他的罪行,旁人可能會顧忌皇室顏面隱晦一些,或是為了拍朱瞻基的馬屁誇大其詞,但于謙毫無顧忌,不僅聲色震厲,而且樁樁件件都是真實,毫無誇大之意。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朱高熙被于謙的氣勢與言辭震懾地趴在地上瑟瑟發抖,這讓朱瞻基龍顏大悅,也讓他發現了于謙的厲害之處,當即命其巡按江西,徹查當地官員以及冤假錯案。

于謙一絲不苟,剛直不阿,幫助上百起冤案平冤昭雪,皇帝對他更為欣賞,後提拔其為兵部右侍郎,負責重要的賑災事宜。“三楊”主政時,也將於謙諫言看得非常重要,對他奏請之事,很多都是迅速批准,讓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參與政治。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可惜這樣上下一心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內閣“三楊”去世之後,大權落在了太監王振的手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手握大權後開始肆無忌憚地收受賄賂,魚肉百姓。這樣的他對於謙這樣“油鹽不進”的清官很看不慣,派遣手下官員幾次三番地陷害他,于謙也因此被貶黜了好幾次。若不是他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可能再無入朝為官的機會。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二、守住國門

正統十四年,也先大舉入侵邊境,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御駕徵,于謙強烈反對,卻未能阻止。朱祁鎮土木堡被俘後,群臣動盪,京師大亂,眼看著也先大軍就要進攻京城,竟然有朝臣提出遷都南京以避鋒芒。

這種貪生怕死的小人行徑招來部分忠臣的強烈反對,于謙首當其衝,對此想法嚴厲斥責,並表示自己堅決與京城共存亡。于謙的堅定決心讓朝臣們唯他馬首是瞻,聽從他的安排全力籌劃京師的防禦。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考慮到太子年幼,力諫太后推舉郕王朱祁鈺稱帝。朱祁鈺再三推辭,于謙依然堅持。他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個人黨派的得失,而是考慮到江山社稷的穩定。即使後來因為這推舉一事被朝中誤解,他也雖死無悔。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在於謙和朱祁鈺的努力下,也先大軍被擊潰,混亂的朝政也逐漸回到正軌,只剩下各地叛亂在逐步平息。這段時間的大權在握讓朱祁鈺體會到了權利的美妙,愈加不想讓朱祁鎮回來,所以絕口不提營救朱祁鎮的事情。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也先這邊本來還指望用明英宗換來一點好處,看到明朝對他的安危並不在意,主動提出將他送回,為的就是讓他回來,兩皇相鬥,讓明朝內部再度混亂起來。朱祁鈺對此百般不樂意,還是于謙許諾願意全面支援他,才讓他鬆口將朱祁鎮接了回來。

朱祁鎮回來後,不僅失去了皇位,還失去了自由,朱祁鈺擔心他搶奪皇位,便將他軟禁在深宮之中,讓他活得落魄。而於謙雖然勸說朱祁鈺將其接回,卻並沒有再度讓他稱帝的想法。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在於謙心裡,效忠的只是明朝江山與百姓,至於皇帝到底是哪位,在他看來只要賢明就沒有區別,所以于謙對於朱祁鎮的慘狀並未採取援救,這就導致了他的悲慘結局。

三、含冤而死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朱祁鎮趁亂聯合心腹發動了政變,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位。他對朱祁鈺一派的朝臣厭惡至極,尤其對大力扶持朱祁鈺繼位的于謙恨之入骨。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重新掌權之後,明英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於謙等大臣抓捕入獄,以意圖謀反的不軌罪名懲處。這些被定罪的大臣憤恨不已,紛紛要求上奏,為自己伸冤。唯有于謙淡定自若,認為小人既然陷害,就不可能讓他們有翻身的機會,所以也不打算再辯解伸冤了。

對於謙痛下殺手之前,明英宗是猶豫過的。因為不管黨派之爭結果如何,于謙對於江山社稷的功勞是天下皆知的,若是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就斬殺了賢臣,實在是有損社稷與人心。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可身邊的徐有貞卻對明英宗諫言,若是不殺于謙,這場復辟就是出師無名,到時他必然會被後世恥笑,被百姓詬病。這番話讓明英思慮良久,到底是帝王野心佔據了上風,最終下決心處決于謙。

明英宗決定傳到了孫太后的耳中,她對這位盡心竭力的忠臣格外敬佩,得知皇帝的決定傷心不已,竟絕食數日以示憤怒。錦衣衛奉命去于謙家中查抄,看見這位朝中肱骨重臣住著破舊草屋,屋內家徒四壁,更是不由得落下淚來。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行刑當日,刑場內外皆是前來送行的民眾,他們根本不相信朝廷頒佈的于謙造反告示,但也無力反抗,只能痛哭著送于謙最後一程。行刑的劊子手也是羞愧悲憤,行刑過後選擇了自殺贖罪。就這樣,一代賢臣終成枯骨。

明朝一忠臣被斬後太后絕食數日,錦衣衛抄家落淚,劊子手羞愧自盡

結語:

對於明朝的江山社稷以及百姓民眾來說,于謙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他做到了像“偶像”文天祥一樣的民族氣節,面對敵軍進犯依然分毫不讓,守住了江山與百姓,也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然而對於朱祁鎮來說,他並不是一個好臣子,因為他缺少臣子最需要的忠誠。于謙對於明英宗的放棄,在他看來就是背叛,所以他必定會除掉這個對他沒有忠臣,卻極具影響力的大功臣。其實于謙的結局就是“成王敗寇”四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