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本片的主創經常在強調本片的“宣傳傳統文化”的屬性,就連不少央媒、自媒體和明星也都為本片撐腰,盛讚本片的重要地位、對傳統文化的提攜,更有甚者,將本作吹捧為中國動畫的奇蹟。

可笑、膽寒、令人髮指,這些明星與媒體在本片面前扯下了不學無術和利益燻心的遮羞布,本片作為一部披著“傳播傳統文化”外皮的電影,核心卻從根本上歧視傳統文化的發展,所謂多年的對傳統文化的取經,只取其型,不達其意。

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片中所有長期練習舞獅的角色是什麼形象,恐怕沒有哪位觀眾能夠對這樣的角色有正面的印象,暴躁、勢力、自大、暴力、奸詐、不擇手段。

這些負面塑造幾乎露骨貼在這些“傳統文化繼承者”的身上,多麼有趣,自稱繼承自黃飛鴻大師,卻沒有一點練武之人的品性和道德,更像是一群藉著“舞獅”名頭招搖童騙的社會混子,畢竟嘛,你看啊,這群練習多年的舞獅高手,不也被主角們幾個月抽空的練習給打敗了麼?

看來主創們是對我國當前文化傳承大量傳播者尸位素餐的現狀有嚴重不滿吧,不然怎麼會在這些角色的身上斥之如此沉重的怨念呢?跟這些蟲在一起,怎麼能宣揚好傳統文化!

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那自然我們的主角團體要來撥亂反正,畢竟是舞獅的天才,幾月速成,你看那些練習多年的傳承人真是廢拉不堪,敗於沒有先天條件的主角團隊們的獅頭之下。

那我們的主角,自然是要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咯,但我們的主角,在獲得了當地冠軍之後,毅然決然出走上海,寧願繼續從事基礎的體力勞動,也不願意參與舞獅的傳承。

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傳統文化的衰敗皆為註定,畢竟文化不能當飯吃,學習傳統文化解決不了溫飽,那自然只能委曲求全,倒於生活的重壓之下,那所謂傳統文化的理想與榮光?不過是床頭激勵打工人的幾張美好回憶罷了。

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至於那位獲得冠軍的女阿娟?看看這個團體吧,哪個不是重男輕女,在這社會的大環境下,哪裡輪得到女性追求理想呢?在短暫的獅吼過後,還要收起鋒芒,在社會面前折戟沉沙。

當下傳承文化圈內風氣敗壞、規矩古板老舊、難以維生的低收入,這就是在主創團隊眼中傳承文化的現狀。試問傳達出這樣現狀的“傳統文化”能夠讓觀眾產生興趣麼?

更何況全程的動作表演,大量需要連貫場面的舞獅演出鏡頭卻被剪得非常的細碎,很難呈現出完整的舞獅動作魅力,鏡頭運用缺乏表現力,白白浪費的大好的美術資源,請問這樣的表現,會讓觀眾“尊重”“敬畏”“喜愛”舞獅文化麼?

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我不瞭解當今的舞獅行業,但據廣東朋友所說,舞獅是一門正規行當的傳統技術,有手藝,不愁吃穿,體系完善。

因此舞獅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與指導,可不是像電影中一樣隨隨便便就能拉來普通人就能完美駕馭的,真有這樣的事兒,我們一般叫做“龍傲天”,即使是女同志,參與舞獅行業的也不在少數,舞獅,遠不像影片中一般古板守舊、雜草叢生。

主創人員只看見了舞獅的美,卻忽視了這個行業的發展與包容,他們臆想了一個“理想中古板的傳統文化”,這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天然的偏見,他們在根本上,就沒有對傳統文化真正的尊重。

扯掉《雄獅少年》的遮羞布, 虛假的文化與真實的高傲

甚至於主創團隊對於“留守兒童”和“廣州打工”的認知都相當的狹隘,在他們眼中的廣東,那自然是比不過經濟中心的上海,對於“留守兒童”的認知也體現在非常表層的層面,而對於主角自我價值實現的判斷,更是充滿著傲慢。

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即使去了上海,他的眼界也只能做基礎的體力工作,他看不到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價值、看不到自己夢想存在的價值,所以他只能去到“光鮮亮麗的上海”去繼續他的底層生活。價值,是上海的價值,角色的價值在哪裡,已經不重要了。

捨棄夢想,繼續庸庸碌碌地生活,這或許就是主創們想傳達的“煙火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