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僕固懷恩卻成了叛臣,反映了一個粗淺的道理:“人心散了,隊伍自然不好帶”。

古代君臣關係的處理,向來是封建時代的一大難題。它難就難在“度”的把控:

如果按照儒家傳統觀念的主張,強調道德約束,往往會流於虛偽、詐謀,這就不奇怪,為啥史上許多篡位的權臣同時也是儒生;

但如果過度強調以法律、獎懲約束,又難免會顯得刻薄寡恩,與注重人情、道義的傳統中國社會格格不入,帝王極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所以,古代那些明智的統治者,基本會考慮多種手段相容,王道、霸道、儒家並用,在以恩義籠絡的同時,也注重以制度來協調權力分配與制衡。經過兩漢以及其後數百年的摸索,初唐時一度接近了理想狀態,它的兩大秘訣是三省六部制、府兵制。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唐承接隋,將魏、晉以來的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發揚光大,作為中央的最高權力機關。其中,中書掌握命令權、門下把控審駁權、尚書承擔施行權;天子下達命令,必須經由中書下達、門下副署,才能交給尚書執行,曾經的相權被一分為三、對君權進行節制,君相雙方相輔相成、上下一心,貞觀年間欣欣向榮的政治風氣由此形成;

而在帝王們最擔心的軍權方面,唐朝完善了北周、隋朝以來的府兵制,軍人無事在家耕種、輪番進京宿衛;有事則由朝廷隨機指派將領統兵出征,完成任務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既避免了形成將兵一體、集體離心之弊,還免去了浩大的軍費壓力。

同時,雖然因設立都護府等機構客觀上需要統帥鎮撫地方,但初唐一直延續了“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的原則,邊將定期挪窩、避免形成派系;不身兼數職、以免形成難以把控的力量;同時還延續了關隴貴族之風,都是複合型人才,大多是口碑、才能經得住考驗的名臣,經常視表現調整崗位,出將入相、能文能武,形成了積極、蓬勃而又整體可控的良性態勢。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由此可見,初唐的強大並非僥倖,它高度協調了君臣關係這一千古難題,透過一系列合理而嚴密的體系,把當時的精英人才集結在權力中樞,將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分裂的大帝國空前凝結在一起。

但李隆基時期則是一個分水嶺。

在開元前期,李隆基重拾貞觀遺風,大膽啟用多位名臣入朝輔政,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這些名相各有特長、風格各異,配合李隆基在各個領域完成了諸多創舉與改革;而且,李隆基每隔幾年就更換執政宰相,既有效避免形成固定派系,又能保持權力中樞的高度流動、活躍,讓中央朝廷充滿了生機與上進心。開元盛世,其實是帝王與群臣共同的勝利。

但李隆基中後期,逐漸隱患重重。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一方面,也許是創造了輝煌的成功後、對於長期保持緊繃狀態心生疲憊,李隆基有意無意的強化皇權,他利用恩蔭體系出身的李林甫,對輔佐自己創造盛世的科舉官員進行打壓。一言堂取代了權力制衡,張九齡被逼下臺、李林甫佔據相位十幾年,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同時,當時的府兵制早已崩潰,唐帝國致力拓邊政策下,募兵制、邊將久任製成為常態,武將連任、兼任早已不稀罕,王忠嗣甚至一度身兼四大節度使。為了斷絕朝廷內外的勢力抱團、威脅自己的皇權,李隆基採取李林甫的建議,大量起用少數民族將領擔任邊將,“出將入相”這一傳統徹底成為歷史。

這種變化,也形成了一股君臣之間、臣子內部互相傾軋的風氣,李隆基、李林甫對王忠嗣、皇甫惟明兩位節度使(同時也是名將)殘酷打壓,李林甫對以張九齡為代表的科舉官員極盡排擠之能事,宦官楊思勖甚至能取代武將四處征伐……反之,像安祿山這種善於鑽營、察言觀色的胡人將領反而萬千寵愛於一身、迅速飛黃騰達。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規矩、人心一旦敗壞,事情就難免覆水難收。

安史之亂爆發後,叛亂的將領主體自然是以安祿山、史思明為代表的“胡將”,而平叛的其實也差不多:除了郭子儀外,李光弼—契丹 人,僕固懷恩—鐵勒族,王思禮、高仙芝—高句麗,安抱玉—安息人,白孝德—龜茲,哥舒翰—西突厥突騎施,李抱玉—跟安祿山一樣的粟特人……

當然了,大唐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國際性大帝國,這些“胡將”,其實也是唐人。但相對於王忠嗣這種出自大唐傳統軍事世家的將領,由於文化傳統、思想教育相對落後,對於“胡將”的管理難度更高。更要命的是,李隆基父子的應對能力相當低階。

安史之亂爆發後不久,李隆基就偏信宦官邊令誠、寵臣楊國忠,悍然在潼關前線誅殺高仙芝、封常清兩大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名將,軍人們目瞪口呆、群體大呼冤枉,史稱眾人悲憤控訴“其聲振地”;這一事件的直接結果,就是前線軍心不穩、人心渙散,後來哥舒翰帶領著近20萬大軍卻輕易崩盤,也許事出有因。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而在隨後,唐肅宗、代宗以及歷代帝王從未放鬆過對武將的警惕,連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的郭子儀也難逃宦官魚朝恩的凌辱、打壓,李光弼、僕固懷恩當然也難以倖免。

因此,當時的將領確實很難,既要應對戰場上的明刀,又要防備來自背後的暗箭,他們也只能各顯神通、各使奇招。郭子儀這樣的厚道人可以做到打不還口、罵不還手,但想要這麼要求那些“胡將”可就難了:豁出了身家性命替你李家排憂解難,憑啥還要受你的鳥氣?!

以李光弼為例,這是位與郭子儀齊名、曾經打的安史叛軍叫苦不迭的一代名將,也沒少受朝廷的折騰,甚至還因此被坑得打了敗仗;但與郭子儀不同的是,他沒那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好脾氣。

公元763年,吐蕃趁虛攻進長安。在統領多道兵馬的李光弼看來,這是宦官魚朝恩、程元振之流自作自受引起的,有感於二人長期對自己的噁心、掣肘,他故意拖延不帶兵勤王;後來朝廷任命他為東都留守,也拖著不就任,不久後鬱鬱而終。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李光弼畢竟出自名門、本人也廣讀詩書,好歹沒有叛亂,僕固懷恩又不一樣。

僕固懷恩是鐵勒族僕骨部人,僕固家族是鐵勒九大姓之一“僕固部”。貞觀二十年(646年),名將李世勣滅亡薛延陀汗國,鐵勒九姓率部降唐朝,僕固家族世襲金微州都督,為國奮戰。

安史之亂爆發後,擔任朔方軍左武鋒使的僕固懷恩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配合李光弼,血戰在平叛第一線,後來因功進封大寧郡王,官至尚書左僕射、河北副元帥。他的家族中,先後有46人因為國盡忠而喪生,可謂滿門忠烈;為了藉助回紇兵馬,他還把自己好幾個女兒遠嫁,作出重大犧牲。

但當時唐朝惡劣的君臣、人事關係,卻讓這位忠臣極其沒有安全感,由此也做出了貽害千年的舉動。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第一件:

隨著安史叛軍日漸式微,為了避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僕固懷恩藉著儘快結束戰事為名,主張招安叛軍降將,並把河北軍鎮分給他們管理,這就形成了安史叛軍餘孽佔據河北三鎮的態勢,成德、盧龍、魏博從此成了唐帝國的心腹之疾、終世未能徹底解決。

第二件:

安史之亂末期,史朝義曾經引誘回紇犯邊。為了緩解危機,僕固懷恩冒著“結交胡人”的罪名,受命獨自前去勸說自己的女婿——回紇可汗,促使對方臨陣倒戈、反過頭對付叛軍。

但這事最終還是成了僕固懷恩的最大“罪證”。公元763年,他奉命護送回紇可汗夫婦(即他的女婿女兒)返回漠北時,宦官卻向朝廷誣告其與回紇勾結;鑑於戰友郭子儀、李光弼、來瑱等人的遭遇,僕固懷恩不敢入朝解釋、留在朔方。但隨後朝廷根據顏真卿給出的“妙招”——派朔方軍老領導郭子儀出馬,導致僕固懷恩迅速眾叛親離、走投無路,只能走向真正的反叛。

全家46人為國盡忠的功臣為啥反叛? 安史之亂後, 唐朝衰亡並非意外

公元765年,僕固懷恩在聯絡吐蕃、回紇、吐谷渾、党項數十萬人進犯的途中暴斃,客死異鄉。期間,他曾被自己的母親提著刀追砍:“我為國家殺掉這個逆賊!”

僕固懷恩背叛自己的國家,自然罪不可恕;但這並不是一起孤立事件,它反映出,唐朝君臣之間的互信逐漸崩塌,雙方互相提防、戒備,無盡地消耗王朝的力量與信心。唐朝君臣也應反思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避免悲劇重演。

但從後來宦官長期把控中央軍政、藩鎮軍民從不願意真心歸順朝廷來看來看,君臣離心、人心渙散,已是唐朝的不可挽救之症,帝國重振雄風的機會無限趨近於零。在恩義、忠誠、責任等美好感情一律蕩然無存的情況下,一旦藩鎮的實力足夠強大,取代搖搖欲墜的唐朝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