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老劉今年60歲,4月中旬開始,

突然消瘦,一個月幾乎瘦了40斤

,5月底覺得胸悶氣短,會咳嗽,產生不適症狀一週後到醫院檢查,結果卻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為什麼會這麼突然?”老劉不解,自己出現咳嗽後,已經儘可能快地到醫院檢查了,為什麼一查就是癌症,癌症晚期。

對此,醫生解釋,其實4月體重減輕已經是癌症訊號,只是老劉並沒有重視,一直拖到有明顯症狀才來檢查,自然也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一、突然暴瘦,要警惕是疾病的訊號

人的體重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它除了受到飲食、喝水的影響外,還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制約:①

人體排洩、排汗、內分泌(激素水平)、呼吸等生命活動

;②

病原體感染

、食物中毒等疾病導致人體腹瀉或嘔吐,女性月經時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水腫,這些特殊情況也會影響體重;③當人體攝入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託吡酯、降糖藥(二甲雙胍、胰島素、阿卡波糖等),這些

藥物也會分別對體重造成增減效果。

體重是當代人十分重視的形象標準,也是醫學上的健康指標,有時候不明原因的突然暴瘦,或許是疾病訊號,需要警惕,其中,4種疾病需要重點關注。

1、甲亢

臨床資料顯示,

近三分之一的老年甲亢患者只會有消瘦特徵

,而不會表現出大脖子(甲狀腺腫大)、食慾振奮、煩躁和突眼等典型症狀。

甲亢使得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進而導致患者體內的分解代謝旺盛,因此患者表面上可能會表現出食慾大增的情況,但由於此時體內的營養成分消耗過多,因而即便

大量進食,體重也會明顯下降。

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2、慢性消化道疾病

慢性肝病、胃炎、腸炎、胃潰瘍等疾病會導致人體消化能力降低,對食物的吸收出現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營養缺乏,甚至是營養不良,而出現體重暴降的情況。

患者除了食慾不振,還可能伴隨著

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等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有

噁心嘔吐、腹痛、內出血

等表現。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就是“3多1少”,1少指的是就是

莫名消瘦,體重減少

,這是因為糖尿病導致患者體內血糖代謝異常引起的,還可能伴隨著

多食、多尿、多飲

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合並四肢麻木、視力下降、心腦血管疾病等。

4、癌症

腫瘤的生長會消耗人體大量的營養物質,從而導致人體短時間內體重暴降。

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過一項由牛津大學學者主導的研究,該研究證實表明,

體重突然減輕的同時伴有一些臨床特徵或體徵以及血液檢測指標異常,則提示患癌症可能性大。

·

體重突然降低的男性若同時伴隨10類病症,包括

胸部症狀、腹部腫塊、咯血、吞嚥困難、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淋巴結疾病、非心源性胸痛、缺鐵性貧血

等,則患癌可能性較大。

·體重突然降低的女性若同時伴有11種臨床症狀或體徵,包括

腹痛、食慾不振、背痛、排便習慣改變、消化不良、腹部腫塊、胸部症狀、缺鐵性貧血、黃疸、淋巴結病和靜脈血栓栓塞

,則患癌的可能性較大。

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體重是生命的物質重量,它的變化代表著生命受到人體內部和自然環境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往小了說關乎健康,往大了說是和生存質量息息相關,所以大家最好保持一個健康體重。

三、體重過輕過重都不好,如何維持健康體重?

不只是

體重過輕可能帶來健康隱患之外,體重過重也容易招來疾病

。由於生活安逸、缺乏運動、營養過剩、暴飲暴食等多種風險的綜合,越來越多的人出現肥胖 。而肥胖不僅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醫學研究也證實肥胖和多種癌症之間關係密切。

所以,總結一句話:過瘦過胖都不好!那麼,體重的健康標準是什麼呢?

世界衛生組織考慮身高和體重兩個要素推匯出了一個公式,讓人們可以快速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處於健康範圍,它就是

體質指數BMI

體質指數公式:“BMI=體重(kg)÷身高(m)²”,舉例:小劉體重50kg,身高1。8m,那他的BMI指數為50÷1。8²,即15。4。

中國18-64歲年齡段的成年人BMI正常應該保持在18.5-23.9,65歲以上老人BMI理應保持在20-26.9

。小劉的體質指數15。4,在18。5以下,屬於體重過低。

如果一個人BMI指數在24-28之間則是過重,超過28屬於肥胖範疇

,大家可以對照看看。

除了BMI指數,健康體重的指標還可以參考體脂率和腰圍。其中,

建議成年男性體脂率保持在10-20%,女性體脂率保持在15-25%為佳。男性腰圍建議保持在85釐米以下,女性則是80釐米。

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本身體重過大,有的人體重過輕,有的人體脂率太低,有的人腰圍過粗,這些條件都決定了個人改變體重的針對性是不一樣的。健康體重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結合上述的BMI、體脂率、腰圍的健康標準,彼此對比,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

同時要注意,不管是體重問題,還是體脂率和腰圍,一個人的身材是長久以來形成的,骨骼和肌肉都已經固化,只能透過

適當有效的運動、合理健康的飲食、規律性的作息習慣等等全方位地緩慢調節。

切勿為了短時間的成效採取過於劇烈的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

突然暴瘦,先別急著高興,或是身體在“求救”,4種病要重點關注

總結:人們以往提起體重,大多會聯想到身材、審美,很少有人會想到體重的變化有可能暗示了身體的病變,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這種情況也造成了很多遺憾,希望人們能夠從中借鑑,學會了解健康體重的“科學密碼”,這樣生活中既可以注意自查,也可以透過保持健康體重來降低疾病發生風險。#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

參考資料:

[1]《突然消瘦不一定是減肥成功!體重下降可能與這5個因素有關》。開放科學。2020-08-28

[2]《如果有一天爸媽突然消瘦,一定要讓他警惕這6種病》。生命時報。2019-12-18

[3]《BMI 高就一定要減肥?!健康體重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廣西疾控。2022-06-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