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

【來源:青島疾病控制】

“三伏天”是夏季中最難熬的日子,伏天的特點就是溫度高、溼度大、白晝時間長。人們相對晚睡早起、休息時間減少;人體易出汗,會造成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的大量消耗;人愛喝冷飲、食慾不振;活動減少、不能堅持鍛鍊身體。總之,人體攝入會減少,而消耗會增多。

2022年三伏天長達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至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至8月24日

從7月16日開始入伏,到末伏的8月24日,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一般“三伏”中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那麼,當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當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

注意補水去火

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正是人體陽氣旺盛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會愈生愈旺,體內寒凝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因此,三伏天人稍微勞動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所以,補水養生很重要。

炎炎夏日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可選擇西紅柿,冬瓜,苦瓜,綠豆,這些都十分適宜在三伏天使用,進食之後可以達到降火的目的,同時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達到清熱、消暑的功效;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重視飲食衛生

進入伏天后,高溫、潮溼的氣候環境為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夏季尤其是伏天,細菌等繁殖較快,瓜果蔬菜或糧食等很容易發生黴變、腐爛變質。伏天潮溼環境易滋生黴菌,尤其是花生、玉米、大米等糧食容易發生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是誘發肝癌的重要原因。因此,伏天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黴變的糧食。

“夏練三伏”保健康

天氣炎熱也應堅持體育鍛煉,這樣才能使身體更好地獲得“順四時、適寒暑”的能力。其實,在炎熱的夏季,不愛體育鍛煉的人,越是怕熱越覺得熱,越不活動,肌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熱環境下鍛鍊,能使皮下毛細血管擴張,體腺開放加速,散熱能力得以提高,使肌體有更強的調節體溫能力,所以很多專家提倡“夏練三伏”。但應避免在10時至16時之間在烈日下大量運動,以防中暑。

小心提防空調病

排汗是人體的一種排毒過程。在夏季,藉助於外界的陽氣,人體本來是要將體內的各種寒溼毒排出體外,但空調的介入打亂了這個過程。不僅排毒不徹底,反而將外界的寒也一起帶入到體內。因此,這個階段人們很容易得空調病,誘發風寒感冒等等,引起渾身肌肉痛、關節痛、頭痛、無汗、食慾不振,甚至渾身發冷、發燒。在無空調的環境下,透過發汗將不正常關閉的毛孔再次開啟,排出體內的寒溼。只要人體恢復正常出汗了,體溫就會降下來,渾身上下不適的感覺也就慢慢消失了。

保健康可冬病夏治

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其中貼敷療法最為盛行。它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理論,在我國農曆“頭伏”“中伏”“末伏”的時令期間,利用夏季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客觀條件,用特定的中藥在特定的穴位上進行貼敷,以達到治療某些在冬季容易發病或加重的疾病,增加抵抗力的目的。

但冬病夏治並非人人皆宜。冬病夏治主要針對三週歲以上虛寒體質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發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覆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風溼病等。有內火、溼熱體質的人不適合冬病夏治。

“三伏天”即將到來,小夥伴們準備好了嗎?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