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時值仲秋,雖然秋老虎肆虐,白天依舊悶熱,但一早一晚明顯變得涼爽,“秋燥”的困擾也隨之加重。今天教您用6個小方法趕走秋燥,過一個滋潤的秋天。

秋燥帶來四種不適

面板、口腔、鼻腔都有明顯的乾燥感,以及眼乾、咽乾腫痛、乾咳等不適,都可能跟秋燥有關。針對不同的問題,中醫專家給出了應對策略。

面板乾裂,注意保溼

面板在乾燥環境下易瘙癢甚至皸裂,這時首要的是補水。手提包裡建議帶上一瓶保溼噴霧,時常噴一噴面板,保持溼潤。沐浴後,應及時塗抹身體保溼乳液,減少水分丟失。

口乾舌燥,少量多次喝水

秋天溼度降低,面板、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

悲秋傷肺,多曬太陽

進入秋天,人們目睹花草枯萎、秋葉飄零的景象,心中常會湧起悲秋之感。悲秋會損傷肺氣,對機體免疫功能造成損害,注重精神調攝至關重要。多曬太陽可減少季節對精神的影響。

咽乾咳嗽,少吃辛辣

秋燥易傷津液,出現口鼻乾燥、便秘、面板皴裂等症狀;且秋燥容易傷肺,出現咽乾、乾咳等問題。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可多吃梨、百合及綠葉蔬菜,少吃辣椒等辛辣之物。

中醫認為,喉是肺的門戶,呼吸的通道。秋季氣候乾燥,外界燥邪侵犯肺部,易傷津液,肺失滋潤,清肅失司,就會出現咽喉發乾疼痛、嗓子發癢的感覺。

所以應對嗓子幹癢的問題,應該從滋養肺陰、清除燥邪入手。大家不妨試試這幾款中藥茶。

百合貝母茶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川貝

百合、貝母粉、沙參各10克,用600毫升的沸水沖泡,燜5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適用於過敏時咽喉發癢乾咳,咽喉充血、發炎等症狀。因沙參為涼性藥材,腸胃功能不佳或因著涼而引起的風寒型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金銀花橄欖茶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橄欖

金銀花10克、橄欖5顆,放入600毫升水中煮沸,再放薄荷5克,轉小火煮5分鐘,去渣後飲用。

功效:適用於感冒伴咽喉紅腫發炎、疼痛等症狀。金銀花、薄荷為涼性藥材,常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者飲用後如出現腹瀉症狀,就要停用。

胖大海茶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胖大海

胖大海6克、甘草2~3片,一起加入沸水沖泡,燜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適用於聲帶使用過度,如講話太久或大吼大叫後,導致的咽喉發炎、水腫。胖大海有通便效果,有腹瀉症狀的人不宜飲用。

羅漢果茶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羅漢果

用羅漢果2個,去殼切成薄片,用開水煮1分鐘後飲用。

功效:適用於肺熱引起的咽炎、咽喉腫痛。羅漢果有清肺利咽的作用,咽喉炎、失音可以喝羅漢果茶。羅漢果性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洋參枸杞茶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西洋參

西洋參片10克、枸杞子10克,用沸水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該茶具有清心提神、解渴開音、補氣益肝之功,適用於用嗓過度導致疲乏、咽乾、喉痛之人。

六招滋養整個秋天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做對了不僅能緩解秋燥帶來的問題,還能保證人體精力旺盛。下面這些滋陰潤燥的方法,用起來。

滋陰蔬菜,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可養陰清熱、潤燥止渴,同時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吃蓮藕時,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潤燥水果,梨

秋季每天堅持食用適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吃生梨能緩解咽喉幹、癢,便秘等症;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緩解肺熱咳嗽和喉嚨痛。

秋補肉類,鴨肉

鴨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可防秋燥,是秋季的滋補上品。平時容易咳嗽、感冒的人群,可以在熬鴨湯時,加入山藥、蓮子、黃芪。

滋陰藥膳,生地玉竹煲豬蹄

生地20克、玉竹30克、豬蹄肉400克、生薑3片,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即可。生地養陰而不膩,玉竹質潤味甘,尤其適合南方夏秋之交的暑熱與秋燥。

潤肺藥茶,桔紅茶

桔紅3~6克、綠茶5克。開水沖泡後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即可。桔紅茶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秋天咳嗽痰多、黏,咳痰不爽的症狀。

養陰三穴位

神門穴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用拇指按摩神門穴100下,早晚各1次,能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

曲池穴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的凹陷處。用手指按摩曲池穴80~100下,早晚各1次、可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手三里穴

秋燥襲來,中醫推薦6招,滋潤整個秋天

手三里穴:位於肘橫紋下2寸,用手指按摩此穴80~100下,早晚各1次,能潤燥健脾、調節腸胃,緩解手臂疼痛、齒痛頰腫等症。■

【來源: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中國中醫(中國中醫藥報、生命時報微信、健康時報微信)】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