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建國初期各省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江蘇省與安徽省、河北省與山東省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三個省之間的區劃調整,為何說涉及了三個省呢?因為當年,河北省的一個縣,劃入了河南省12年以後,又從河南省劃入了山東省,這就是東明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首先,我們聊聊我國各省區劃的形成。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時間裡,元朝先後消滅了西夏國、大金國、南宋王朝、大理國等一系列政權。但是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無論是唐朝的15道,還是宋朝的23路,都屬於監察區,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於元朝來說很不合適。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元朝結合了當年金國行尚書檯的經驗,推出了自己的加強升級版,那就是行中書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等等。元朝雖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遺留問題非常多。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對元朝行省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調整。有一說一,明朝統治時期,我國相當一部分省份的基本輪廓,已經確定下來了。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例如福建省、浙江省、山東省、廣東省、廣西省、河南省等等。當時,河南省、山東省的區劃基本確立,由於明朝有兩個都城,因此,出現了南北兩個直隸,被稱為兩京一十三省。其中,北直隸就是河北省的前身。17世紀,清朝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進一步完善行省區劃。在清朝統治時期,形成了內陸十八省的格局。

在清朝統治時期,由於南京地位下降,南直隸更名為江南省,北直隸更名為直隸省。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隨後的30多年時間裡,戰爭連續不斷,經濟遭到了很大的破壞,百姓們需要休養生息。1928年,直隸省更名為河北省。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當時,河北省、河南、山東三個省的交界地區,與現在的區劃有很大的差異。當時,河南省最北部的彰德府,下轄林縣、武安縣、涉縣、臨漳縣等地,河北省最南部的大名府,下轄大名縣、清豐縣、南樂縣、東明縣等地。大名府就像一把錐子,插在了河南省與山東省之間。這樣的區劃模式,從明朝一直延續到了建國之初。

黃河是我國北方各省的母親河,從西北地區一直延伸到了華東地區,很多城市都是依靠黃河水生活。但是,“一條黃河,千古氾濫。”從夏商周開始,一直到建國之初,歷朝歷代都在與黃河打交道。黃河經常決口和改道,淹沒了大片的村莊和耕地,造成巨大的經濟和人口損失。例如商朝幾次遷都,就是因為黃河水災的問題。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根據統計,每隔10多年,黃河就會出現規模比較大的決口或者改道。因此,歷朝歷代的歷史上,都出現了關於治理黃河的記載,而且篇幅很大。例如清朝咸豐皇帝在位時期,黃河大規模改道,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省份,幾千萬群眾受災。1938年,為了阻擋日本軍隊的進攻,黃河被人為決口炸開,滾滾黃河水奔流而出。

黃河水阻擋日本軍隊推進的同時,也淹沒了大片的村莊和耕地,造成了河南、安徽等省份,總計2000多萬群眾受災。並且形成了大片的黃泛區,由於戰爭不斷,黃泛區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治。這是一個大問題,直接關乎了沿岸各地的群眾生活和建設發展。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新中國建立以後,戰後重建和發展經濟的工作全面鋪開。當時,我國開始騰出手來,治理各地急需根治的河道湖泊問題。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河北、河南、山東都需要承擔一部分工作。由於隸屬於3個省份,很多工作很難統籌和協調。為了更好治理黃河,1949年,專門建立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南部5縣、山東省的西部地區、河南省的黃河以北地區組成。

平原省的省會在新鄉市,下轄了菏澤專區、聊城專區、湖西專區、濮陽專區、新鄉專區和安陽專區。截止目前,新鄉市仍然能找到當年平原省的印記,例如平原新區、平原大道、平原博物館等等。治理黃河非常不容易,為了治理黃河,平原省抽調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大量的青壯年流血流汗,肩扛人背,鞏固河堤。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1952年,黃河治理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大規模決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平原省存在的價值已經大大降低。畢竟,平原省是一個歷史上並不存在的省份,平原省建立的初衷就是過渡性質的。1952年,成立了3年多的平原省被撤銷。隨後,菏澤專區、湖西專區、聊城專區,重新還給了山東省管理。安陽專區、新鄉專區和濮陽專區,則劃入了河南省。

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出現了,濮陽專區的濮陽縣、長垣縣、東明縣、南樂縣、清豐縣,原本屬於河北省。現在,並沒有還給河北省,而且劃入了河南省。換而言之,河北省損失了5個縣。為了彌補河北省的損失,河南省與河北省出現了換地。河南省把自己最北部的臨漳縣、涉縣和武安縣,劃入了河北省,隸屬於邯鄲專區管理。至此,河南省與河北省交界地區的區劃,基本上穩定下來。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5個縣劃入了河南省以後,由於濮陽專區被撤銷。東明縣劃入了開封專區,長垣縣劃入了新鄉專區,濮陽縣、南樂縣、清豐縣等3個縣,劃入了安陽專區。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60年代前期。1963年夏天,由於連降暴雨,造成了河南、山東兩省交界地區的金堤河水位暴漲。

為了更好的治理金堤河,河南省與山東省出現了換地。1964年,山東省把範縣劃入了河南省管理。與此同時,入豫已經12年的東明縣,劃入了山東省管理。其實在五六十年代,相鄰省份相互換地的情況很多。1955年,為了更好的治理洪澤湖,安徽省把泗洪縣和盱眙縣劃入了江蘇省管理。為了彌補安徽省的損失,江蘇省把自己的蕭縣和碭山縣,劃入了安徽省管理。

河北與河南區劃調整,1個縣入豫12年,為何又給了山東省?

目前,東明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管理。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則保留了一條東明路。在10多年時間裡,東明縣歷經了隸屬河北省、平原省、河南省、山東省4個省。這樣的情況,在全國並不多見。這讓作者想到了貴州省的威寧縣,也是在三個省之間反覆劃分。

在建國之初,很多省份之間的區劃調整,基本上都與治理河道湖泊有關。關於各省之間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