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我國對於喪葬來講,一直都有一個成語叫“入土為安”,這是自古以來人去世後被下葬的方式。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過去的喪葬制度推行土葬,而如今卻大力推行火葬,火葬與土葬的共同之處就是,火化後仍要埋在土下。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古代封建時期人與人之間等級分化明顯,在喪葬制度中也不例外,像皇家貴族的喪葬制度要比平民百姓的喪葬豪華的多。

古代皇家貴族若去世,他們下葬的規模要和身份相匹配,帶走的隨葬品都是奇珍異寶,甚至數不勝數。

為了防盜自然會在這種規模相較豪華龐大的墳墓中做很多機關,和防盜措施,像秦始皇陵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兵馬俑就已經震驚世界,秦始皇陵裡的東西更是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但為何秦始皇陵發現這麼多年都沒有人敢開啟。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那是因為秦始皇陵為了防盜,注入了大量的水銀,如果開啟後果不堪設想,這就是古人為了防止自己的墳墓被盜,而設下的機關陷阱。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像古代的普通人下葬就很簡單,也沒有過多的隨葬品,也不會設下無數機關來防盜,因為根本沒有盜墓賊會把目標放在他們身上。

關於這種喪葬問題,在古代很多不同流派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像墨子就認為貴族的喪葬制度過於鋪張浪費,而且太過殘忍。

如趙國等地當時還盛行了一段時間活人殉葬制度,古代國家人口本來就不多,這種讓人倍感無語的制度只會讓這個問題雪上加霜。

說到簡化喪葬,孟子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為人若將死去的父母用草蓆捲起來扔到深山裡不管不顧,過段時間再回來看,父母的屍體早就被野獸啃食得不成樣子,這是對父母大不敬,不孝順的表現,所以喪葬制度絕不可簡化。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在古代喪葬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十分重要,甚至當官的人得知父母去世,必須回家守孝27個月,這意味著仕途之路走到了盡頭,也算是一種雙重打擊。

而普通的貧民百姓父母如果去世,自己需要守孝三年,考取功名和嫁娶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古代大多都以土葬為主,而且人必須要身體健全,即使太監的身體已經不完整,但死後仍需要找補匠幫忙還原。

現代由於土地資源匱乏,又要以環保為主,所以火葬便代替了土葬,但與古代相同的制度是下葬的人都要身體健全。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如果逝者是一位殘疾人,會被放入相關的塑膠假肢後在入土,這意味著完整入土,由此可見中國在這方面的傳統習俗不論過多久,這種思想和影響仍根深蒂固。

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喪葬制度又有些不同,蒙古族的喪葬習俗是“天葬”,他們認為這種喪葬制度非常環保,而且人死後若被蒼鷹啄食,意味著昇天。

漢族的土葬則是意味著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才是完整的一次輪迴,還有一個原因與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有關,女媧用泥土捏造出的人類,有句老話叫塵歸塵、土歸土,這樣才能轉生。

火葬是因為土地資源匱乏,和環保的原因,但火葬已經不環保了,由於火葬造成了大量有害氣體排放,很容易汙染環境,所以火葬開始面臨淘汰。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如今武漢已經開始實行新的喪葬方式了,很多人看完都表示難以接受,這種新的喪葬方式叫做“冰葬”。

聽到冰葬不由得打了一下寒顫,冰葬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把屍體冷凍,而是用液氮冷凍。

火葬將要面臨淘汰!武漢已在試行新方式

屍體會在零下196攝氏度下冷凍,然後被液氮處理後屍體入土薯片一樣,變得無比堅硬,再透過超聲波對屍體進行粉碎,最後遺體會成為一堆殘渣。

如果這個人生前有一百多斤重,最後只會留下20斤重的骨灰,這是目前世界對喪葬最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