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紅: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扶陽?(下)

導語:

在《內經》裡面把春稱為陽中之陰,夏為陽中之陽,秋為陰中之陽,冬為陰中之陰,這裡面又分陰陽,實際上春夏陽陰都有。

所以我們就應該知道陰陽的本質實際上就是講的生長收藏,一切的變化就由這個生起來,所以我們談陰陽就要在這個基礎上去認識。

在《內經》裡面,我們看到很多地方強調陽氣。

尤其大家很熟悉的《生氣通天論》,裡面有一句名言: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我們知道火神派的開山祖師,鄭欽安的弟子,就是盧崇漢老師的祖父盧鑄之先生強調過。

為醫者如果能夠悟透這句話,這個醫生就有辦法,這句話怎麼悟透呢?

“陽氣者,若天與日”

,像天、像日一樣。剛剛我們講了,就是像乾這樣。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失其所就會折壽而不彰,所以人的壽命是以陽為本。

劉力紅: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扶陽?(下)

那麼“失其所”是什麼“所”?

這個“所”是不是一個無關重要的代詞?

我在讀這一句的時候,就感慨很深,發現20多年都沒有讀懂這一句話,都是在囫圇吞棗。

好像懂了,知道陽氣很重要,卻從來沒有去認真的考慮這個“所”是什麼,實際上這個是秘密所在。

我們今天要談扶陽,要真正弄清楚扶陽,關鍵詞就在這個“所”字。

實際上,我們把它放到乾,就知道,這個“所”就是指

“元亨利貞”

之所。

所以“失其所”不是指的一個“所”,不是指的某一樣,它是指的四個“所”。

如果還連帶坤講的“元亨利牝馬之貞”,那就是五行俱全了,還加上土。土不主時,所以在《周易》的“乾”裡面,土也是不主時的,它旺於四時。

這說明陽氣不是一個單純的因素。

那麼在元這個“所”或者在春,它對應的是什麼?陽氣是什麼功用呢?

陽氣是生髮的功用,也就是肝,春就是肝

,就是木,這個就到五行上面來了,到臟腑上面來了,所以這個是一環一環相扣。

《內經》講生之本是本於陰陽,《內經》又講治病必求於本,“本”是什麼?肝的本是什麼?

我們要探索這一髒,他的本就在於“生”,這個“生”指的是陽的生,陽氣的生。

所以肝為什麼會生病呢?

講肝條達也好,藏血也好,都不離這一點,都不離其“生”,

所以肝的陽氣不能生髮,就是肝病的根本。

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因為現在誤區太多,由於沒有很好的理解陰陽,所以現在治病的方以苦寒為主。

因為西醫給我們提供了病毒這個概念,所以大家都去清熱解毒,其實不然,

苦寒,不是生,是殺

劉力紅: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扶陽?(下)

春三月,講的是生而勿殺,予而勿奪,

現在為什麼那麼多肝硬化,大家要捫心自問,很多是壞在醫者的手裡。

我跟我的師父盧老師就非常有體會:

今年有一位蘭州的病人,這個病人是位西醫,而且是傳染科的副主任醫師,本身就是搞傳染的,但是自己患肝炎,膽汁性肝硬化。

怎麼都搞不定,中醫西醫都治不好,病情越來越重,最後這個病人找到我,我為了學習,就找到我的師父。

現在幾個月下來各項指標都非常好,最主要是能完全改觀。

那麼思路呢,看起來,原來的思路都是違反了聖言,聖人講到了“生而勿殺,予而勿奪”呀!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各位當領導的要切記,早上起來切莫批評人。

早上起來就給你劈頭蓋臉的罵一頓,大家想想會是什麼感覺?早上剛起來,睡眼惺惺的就被批評,那絕對很傷人的。

我是很喜歡罵人的,後來讀了《內經》以後,我就忍住了,早上儘量不罵人,這是春,應該生而勿殺,予而勿奪,這一點是大原則。

可是我們現在很多違反了,違反了怎麼樣?就生機匱乏,那還能不硬化?所以這一點很重要,那麼這是肝。

那麼呢,心的根本是什麼?

實際上,心就是主管陽氣的宣通,它的本在這裡,主“長”。

肺是主管什麼呢?

也就是秋,秋是主“收”。

這一點實際上《素問》講的很清楚,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是這樣來的,西方就主收。

《素問》講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所以肺是稟秋之法而成的,秋是“收”,所以肺就是一個“收”字。

腎呢?

就是貞了,就是冬,冬的特徵就是藏。

所以腎所,腎之本就在於藏,這個已經講了,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劉力紅: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扶陽?(下)

那麼這樣我們就從陰陽落實到了很具體的問題上,所以我們所說的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是這樣一個意思:

如果在春,在元這個“所”失掉了,就意味著肝不能生。

如果在夏,失掉了亨這個“所”,就意味著心不能長。

如果在秋,這個“所”失掉了,那麼就意味著肺不能主收了。

如果在冬,在貞這個“所”失掉了,就意味著腎不能夠主藏了。

肝不能生,心不能長,肺不能收,腎不能藏,脾不能夠旺於四季,不能夠周流,不能夠運轉,這樣還有生命嗎?

當然沒有,所以折壽而不彰,這個根本就在這裡。

所以扶陽絕對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很單純的溫熱就能解決的。

春夏還好辦,不能夠發散了,可以用溫熱去發散它,這沒有問題,所以《傷寒論》的太陽病能用麻桂,一付藥下來,汗出了就好了。

可是如果在秋冬,在利貞這個“所”失去了,該怎麼辦?

這就帶來了問題,溫熱的藥有升散的一面,而現在要降,要收藏,所以很多問題就出現了,而這個又是根本之所,生命的根,不在生上,也不在長上,而在藏上。

中國古人講“死者生之根”,我們醫生做的事情是生,我們治好病,人家送我們一塊匾,叫妙手回春。

春是什麼?是生,生是從藏上來,中國人的思想是看前一步,五臟之根是在腎上,生命的根也是在腎上。

我們看到《傷寒論》是講生髮的,講元亨的,都在太陽病,可是這個根是在哪裡呢?

在少陰,盧老師強調,把太陽抓住了,把少陰抓住了,就思過半矣,作為一個醫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實際上我們也知道,六經裡面,真正死證最多的不是在厥陰,而是在少陰。

所以生命之根本在少陰,用當然在太陽,所以陽氣歸根,才是目的

,其他的都是手段,盧老師強調過這個問題。

那麼陽氣怎麼歸根呢?

為了這樣一條,就形成了很多的手段,《傷寒論》很多手段就出來了。

古人講的六經,實際上歸起來就是一經,或者就是

兩經,一個是陽,一個是陰,一個是生長,一個是收藏,一個是體,一個是用

,方便的說法就是六經。

所以陽氣怎麼歸根?有少陽的,有陽明的,有太陽的,就有等等那麼多的方法出來了。

就比如陽明,我們不要只在承氣、白虎上,要知道陽明的真諦在哪裡,要知道張仲景用白虎、用承氣的根本在哪裡,陽明的根本是主降。

而降的目的是使陽氣歸根,就是由利才能到藏,才能到貞,由收才能到藏。

承氣和白虎的藥物都是苦寒的,通降的,它是一個手段,因為陽氣歸元的道路、陽氣收降的道路阻塞了,這個時候真陽不能歸位,就會產生熱,所以這個時候要用白虎,要用承氣。

但是諸位一定要記得,這個只是手段,如果我們把手段作為目的,那就錯了,諸法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劉力紅: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扶陽?(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就看活了這樣一個扶陽的理念,這樣一個

扶陽的思想,它不是單純的,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就是我們知道醫道的止歸,陰陽的止歸。

實際上,我們是要強調這樣一個目的,而不是其他。

我們理解了以後就會知道,確確實實,

扶陽並不是一種偏執,而是事所必然

,醫道就是這樣,文化就是這樣,天地就是這樣,我們只不過是順勢而已。

所以完全不是派別的問題,當然在扶陽的時候,在應用的時候,在達成這個目的的時候,手段是多種多樣的。

盧崇漢老師談到了,我們讀《內經》,讀《傷寒》,實際上這種資訊已然向我們透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