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薯之父"陳振龍:悄悄帶回來的藤,成了數萬人的救命之藤

古代的農作物沒有現在豐富,饑荒是常態。“窮得吃土”在現代經常作為調侃的話語,殊不知,在饑荒的年代真的有人吃土,那種土叫作“觀音土”。

“觀音土”含有多種礦物質,一般用來燒瓷器。在饑荒時,人們用來充飢,少量吃沒什麼大礙。但是吃了難以消化,吃了腹脹,難以排便,有不少人因為吃觀音土被憋死。

觀音土

當時是什麼能吃就吃什麼,野菜、樹皮、樹根……這些吃完了吃蟲子、動物、更有傳說吃小孩。說起中國的饑荒,不得不感謝那個將紅薯帶回中國的人,是他用紅薯拯救了很多災荒年間飢餓的人。

大家好,我是著史人,今天為大家介紹將紅薯帶回中國的陳振龍。喜歡的朋友請點個贊,您的支援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明朝萬曆年間,陳振龍出生於福建福州,由於天資聰穎、運氣爆棚,陳振龍二十歲不到就中了秀才。可能是花光了之前的運氣,後來連續考了幾次都沒有考取好的功名。

雖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始終考不上,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啊。於是陳振龍棄文從商,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振龍跟著一行人到了呂宋(今菲律賓)經商。

陳振龍經過呂宋的田地,看到一種從沒見過的農作物,葉子呈藤蔓狀,一經詢問才知道,原來此物叫做朱薯,底下還有果實埋在土裡,呈紅色,故也稱紅薯、甘薯。此農作物耐旱、適應性強,只要有土壤就能活,而且產量可觀。不光埋在土裡的果實可以吃,葉子煮熟之後也可以食用。最重要的是食用一兩個果實即可飽腹,而且生熟皆可食用。

陳振龍看著呂宋的遍地的紅薯藤蔓思索,“我大明有了此物,就不會有那麼多災民了啊!如果我能把此物帶回大明的話……”於是陳振龍仔細地向呂宋農民請教紅薯的種植方法,以及最佳種植時間,想著哪一天回國的時候能帶回去。

當時的呂宋屬於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政府嚴令禁止紅薯出口,若是被發現就會被處死。紅薯是帶不回去了,陳振龍發現紅薯藤跟麻繩一個顏色。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將紅薯藤纏繞在船的吸水繩中,經過幾天幾夜的航行,紅薯繩順利進入大明的土地。

陳振龍回到家鄉並沒有馬上廣為傳播,雖說此物在呂宋生命力頑強,給點土就能活,萬一在大明不活了呢?陳振龍悄悄地在後院將帶回來的紅薯藤埋入土中,按照在呂宋所學到的方法精心培育,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嫩嫩的紅薯小苗長出來了。

第二年,福建大旱,糧食歉收,又有很多人吃不上飯了。陳振龍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稱家裡有從呂宋帶回來的紅薯可以食用,抵擋災荒。巡撫並不知紅薯為何物,但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試試。試種成功之後,巡撫聽聞大喜,並下令廣為種植,解決了當地的災荒問題。

後來有人感激金學曾巡撫,稱之為金薯,因為是國外傳播進來的,大家又稱之為藩薯。陳振龍的後代又將紅薯的種植方法傳播到浙江、山東、臺灣等地,因為高產,成為中國糧食作物的一個重要品種。

現在紅薯在市場隨處可見,以前大米少,不少小孩不喜歡吃紅薯,於是父母便用吃紅薯長頭髮的理由來哄騙不吃紅薯的小孩。

後人為了紀念陳振龍引進紅薯拯救饑荒的功績,清朝道光年間,福建人何則賢在烏石山建“先薯祠”以作紀念。

關於紅薯進入我國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葡萄牙人從美洲傳到緬甸,再經過中國雲南傳入內地;另一種說法則是由葡萄牙人傳到越南,由東莞人陳益(一說是吳川人林懷蘭)傳入廣東。

不管哪種說法為真實,我們都應該感謝那個第一人,為當時的國人溫飽問題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