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痿證的概述!

痿證為病證名。是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因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症證。《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執行也。”臨床上以下肢痿弱,較為多見,故稱“痿躄”。

中醫痿證的概述!

“痿”是指肢體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之意。輕者運動功能減弱,活動不便,肌肉略萎縮;重者則完全癱瘓,肌肉萎縮不用。痿證還可表現為眼瞼下垂,咀嚼無力,吞嚥困難,手握無力,甚至呼吸困難,周身軟弱無力。

現代醫學中的小兒麻痺後遺症、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神經炎、急性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癔病性癱瘓、週期性麻痺症、肌營養不良症等病中,凡出現肢體痿廢不用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中醫痿證的概述!

痿證是由五志六淫,房勞食滯等導致五臟內虛、肢體失養而引起,其病虛多實少,熱多寒少。主要病理機制有肺熱津傷、溼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髓枯等四種,亦有挾痰、挾瘀、挾積等。病機可涉及五臟,但與肺、胃、肝、腎關係最為密切。其證型以肺熱津傷、溼熱浸淫、脾胃虧虛、肝腎虧損為多見。

中醫痿證的概述!

治療上《素問·痿論篇》:“治痿者獨取陽明”,是指從補脾胃、清胃火、去溼熱以資養五臟的一種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朱丹溪用“瀉南方、補北方”,是從清內熱、滋腎陰方面,達到金水相生,滋潤五臟的另一種方法。總的治法正如《醫學心悟·痿》所云:“不外補中祛溼、養陰清熱而已”。自然還要視具體病情選用填精、活血、化痰、運化等法,才能洞中肯綮。

治療痿證的某些疾患有不同程度效果,但療程較長,需堅持施治。治療時可配合藥物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