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4例,全因吃了這類藥!衛健委緊急釋出健康提示

近日,雲南省衛健委通報上半年全省烏頭類物質中毒情況,2019年1-6月,已發生中毒事件13起,發病62起,死亡4起,其中12起事件及死亡病例全部為家庭自行加工食用草烏及飲用自制草烏泡酒;另外1起則發生於街頭攤點。

死亡4例,全因吃了這類藥!衛健委緊急釋出健康提示

究竟烏頭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中招呢?

劇毒烏頭鹼

烏頭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毒,以根部毒性最強,主根入藥為川烏,具有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的功效;側根入藥稱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療效,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疾病。但是,這兩種藥均含有烏頭鹼成分,使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在中藥不良反應中,烏頭鹼中毒病例數居首。

死亡4例,全因吃了這類藥!衛健委緊急釋出健康提示

由於烏頭、附子兩者的生品毒性極大,一般不作內服之用;經水煎制後其毒性雖大大降低,但仍要在執業中藥師及製藥機構嚴格控制用量後方可內服。因炮製不當或用量過大而致中毒、死亡者,臨床並不鮮見。口服烏頭鹼0。2mg或烏頭酊(把生藥浸在酒精裡或化學藥物溶解在酒精裡而成的藥劑)5ml即可發生中毒反應;口服烏頭鹼2~4mg或烏頭酊20ml即可致死。

生活中,有些醫生將多種含有烏頭鹼類成分的中藥用於疾病治療中,沒有進行相應減量;有些人自行盲目配藥用藥或自行將含烏頭鹼類的藥物用來泡酒;或未按先將含烏頭鹼類藥物煎煮30分鐘-1個小時,導致藥物中的烏頭鹼成分未完全轉化成烏頭原鹼,就很容易造成中毒。

含有烏頭鹼的藥物

含有烏頭鹼的中藥主要有烏頭、附子、草烏、雪上一枝篙、落地金錢、血烏、鐵棒錘等。

中成藥中含有烏頭鹼成分的主要有:二十五味珊瑚丸、十二味翼首散、人參再造丸、三七傷藥片、小兒至寶丸、小金丸、小活絡丸、天麻丸、木瓜丸、五味庸香丸、中華跌打丸、風溼骨痛膠囊、玉真散、正骨水(外)、四逆湯、再造丸、安陽精製膏(外)、陽和解凝膏(外)、醫痛丸、抱龍丸、狗皮膏、骨刺消痛片、祛風止痛片、祛風舒筋丸、附子理中丸、前列舒丸、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桂附理中丸、益腎靈顆粒、人參再造丸、再造丸、參附註射液等。

烏頭鹼中毒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0分鐘至2小時,最短約10餘秒,最長者約6小時。中毒後可出現口舌、四肢麻木,頭暈、頭痛,視物不清,精神異常,小便失禁,肢體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或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窒息等呼吸系統症狀,或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體查血壓下降、休克,心電圖常提示房室傳導阻滯、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實驗室檢查可有血尿及腎功能衰竭症狀。以神經系統症狀及心血管系統表現常見,服毒量大以及治療不及時,患者可因呼吸、迴圈功能衰竭而死亡。

如何預防烏頭鹼中毒

為了預防烏頭鹼中毒,普通人千萬不要擅自加工、食用和邀請他人食用草烏、附子等烏頭類物質及製品(包括自制的泡酒),以防中毒。

如果是因為病情需要,應該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購買經過科學炮製的制草烏、制附子,並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當有人服用過自摘野生植物及自制中草藥製劑,或未經執業中藥師、正規中醫師指導而服用非正規制藥廠家生產的中成藥方劑,出現口舌麻木、頭暈、噁心、呼吸困難、心悸胸悶等不適症狀,甚至惡性心率失常,要馬上聯想到烏頭鹼中毒,必須儘快前往醫院就診,立即進行相關處理。

如何救治烏頭鹼中毒

烏頭鹼中毒目前沒有特效的解毒藥物,但嚴重的烏頭鹼中毒可危急生命,所以臨床上採取的是一體化緊急救助措施。對於出現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及時有效地糾正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對於中毒時間不長的患者,及時進行催吐、洗胃、導瀉等減少毒物的吸收,一般常用1∶5000的高錳酸鉀液洗胃;也可給予2%食鹽水、生理鹽水或濃茶洗胃,50%硫酸鎂50ml或20%甘露醇250~500ml導瀉。

如果患者出現惡性心律失常,要先糾正惡性心律失常,並進行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防治感染以及併發症的治療。由於中毒患者經常合併心肌損傷、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腫、腦水腫,所以在積極補液的同時,要配合強有力的利尿措施(血壓穩定者,可予以呋塞米20~40mg)以促進毒素排洩、減輕心臟負擔。

對於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4~6小時可重複注射,嚴重患者可酌情增大劑量、縮短間隔時間;當患者出現輕度阿托品化(如瞳孔變大等)或恢復竇性心律時,就停藥。如果難以糾正,可以考慮臨時起搏器的置入或轉診。

出現室性心律失常時可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療;室性早搏者使用利多卡因療效良好,用法是先靜脈推注50~100mg,再續以1~2mg/分的速度靜脈滴注維持;室顫時應立即予以電除顫。對於重症患者,必要時應及時予以氣管插管及呼吸機機械通氣,行血液透析和血液淨化,無條件者及時上轉。

總而言之,烏頭鹼中毒並不少見,及時、快速的判斷,採取正確、積極的處理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來源:中國網)

【實習編輯:汪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