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除草育苗角度談腫瘤治療之宜忌

  目錄:

第一章:從除草育苗角度談腫瘤治療之宜忌

第二章:甲狀腺癌會遺傳嗎?

第三章:哪些生活習慣可預防癌

  編者按:

癌症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可怕。很多時候由於錯誤的觀念癌症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療。如何才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癌症呢?看看專家是如何理解的吧!

  從除草育苗角度談腫瘤治療之宜忌

↓點選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莊稼地裡的草與苗就像腫痛與人之正氣,雜草生長迅速,常常奪取陽光和土壤中營養,致使禾苗營養不足,產量下降甚至顆粒無收。腫瘤如雜草,強奪人體營養、損傷正氣,終至損及生命。眾所周知要想收成好,必須有效的抑制田地裡的雜草生長,培育好禾苗;而腫瘤治療呢,消瘤與扶正應並舉,必須處理好消瘤與扶正的關係,才有可能帶瘤生存或無瘤生存。除草育苗與腫瘤治療有許多相似之處,

  下面就從除草育苗角度漫談腫瘤治療之宜忌

  一、忌單純除草而不施肥育苗——只注意抑制腫瘤而不顧及身體狀況

莊稼地裡草苗共存,在禾苗初期必須積極有效地除草,否則雜草比禾苗生長迅速,會奪取更多的肥料,影響禾苗的生長髮育,此時有效的抑制雜草生長有利於禾苗生生長。但相對於雜草而言,禾苗出生長較緩慢,生長條件要求亦高,僅靠一兩次除草禾苗難以迅速生長,這就要求適時適量地施肥,促進禾苗快速成長,只有禾苗長到一定高度,雜草就難以影響j禾苗生長了,禾苗也不懼怕雜草的危害了,這裡面要掌握除草育苗的時期與度。就目前國內腫瘤治療而言,多片面強涮抑瘤,患者及家屬也對抑瘤充滿希望,好像瘤之不除,人命氣數將盡,過分強調手術、放療、化療的作用,結果呢?!患者活的既不好,又不長,最後人財兩空。腫瘤的治療絕不能不顧及身體、過度攻擊治療,要除瘤(除草)還要扶助正氣(育苗),在最大限度保護生活質量情況下消滅腫瘤,否則即使腫瘤消失了,身體也變成軀殼了又有何意義。更何況目前的治療手段能使腫瘤完全消失者寥寥無幾呢。

影響腫瘤生存時間的不僅僅是瘤體變化,還包括患者的免疫功能、腫瘤的分期及生物學特性、機體的一般狀況等,所以在消除腫瘤的同時、要積極培護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如此。才算更有意義的治療。

  二、忌只施肥不除草——放棄手術,放療、化療等有效治療,只應用營養支援治療。

有些懶人、庸人,只盼有好收成,強調只施肥就行了,結果呢,雜草吸足了營養,生長茂盛,禾苗所需營養於陽光被雜草奪走,最後顆粒無收。腫瘤也是這樣,有人恐懼手術、放療、化療,或病情到了癌症晚期,不能接受手術、放療、化療,要求只給點營養就行了,補些脂肪乳、氨基酸、成份血等,殊小知腫瘤吸足了營養增長迅速,致使機體更加衰竭。迅速死亡。手術、放療、化療目前是腫瘤主要治療手段,在腫瘤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得了腫瘤不等於死亡,即使是晚期,也不應放棄,在扶助正氣基礎上,抗瘤以抑制腫瘤生長,希望“帶瘤生存”、“無瘤生存”,事實上大為數腫瘤很難根治, “帶瘤生存”是可取的,延長帶瘤生存時間是有重要意義的。

脂肪乳、氨摹酸等藥物不是不能使用,任配合化療時應用既能保護身體,又能部分提高化療療效。扶助正氣不僅限於脂肪乳、氨摹酸等藥,還包括參芪扶正注射液、艾妲注射液、康萊特注射液及扶正中藥湯劑等,後者藥物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扶正的同時,還會部分抑制腫瘤生長。

  三、忌放棄管理,坐享其成——放棄治療

有些人認為,禾苗那樣難伺候,雜草很難除淨,要等到收成如此漫長,算了,放任自流吧,最後有收成也好無收成也好。也有人認為雜草吸收營養比禾苗多且快,不如不施肥,把雜草營養斷掉餓死雜草,殊不知首先餓死的是禾苗,不是雜草,雜草汲取營養不擇手段,而且生命力極強,很難餓死。腫瘤也是如此,有人認為腫瘤是頑症,國內外都沒好的辦法,洽不治都一樣,不如不治,省些錢吃了、喝了、玩了算了,悲規至極;由有人認為吃進的營養機體得不到,反被瘤體搶走了,自己不吃不就餓死腫瘤了嗎,事實上瘤體沒餓死,反而長大變多了。原因何在,機體沒了營養,免疫功能低下,對瘤體抑制及監視功能變弱了,瘤體不受約束的變大、轉移,只有生命結束,瘤體生長也才終結。正確的處理方式是抑瘤扶正並舉。

  四、宜除草育苗適度並舉——並適當調整土壤

從以上談論中不難看出,除草育苗缺一不可,但要正確處理除草育苗的關係。除草過頻反而傷苗,苗傷過多收成反而不多;施肥過多除草過少,草苗共生也難有好的收成,除草育苗既要考慮草的生長速度及危害,又要考慮苗的狀況與生長快慢,除草育苗要適度,腫瘤治療也當如此,扶助正氣與抑制腫瘤要據癌瘤的生物學特性、病期早晚、病人的一般狀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有計劃的和科學的綜臺治療方案。包括:各種療法的先後次序,放療劑量的大小與照射時間的長短,化療方案的選擇及藥量大小,能否手術及手術最佳時間,生物治療的應用,中醫藥隨放療、化療、手術治療及方藥的變化等。

既要抑瘤使瘤體穩定甚或消失,又要扶正保護病人的免疫抗病能力和提高生活質量。萬萬不可與瘤體“同歸於盡”。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些雜草無論如何處理,總是除之不盡,有的反而生長更迅速,這是要考慮治理土壤,改變雜草的生長環境,土壤改變了,雜草賴以生存的環境改變了,生長的速度也就會緩了或者不生長了。腫瘤學有“士壤學說”,人體內部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內環境改變後有利於癌細胞生長時癌瘤才能迅速生長,可見癌細胞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內環境的改變是緩慢的、動態的,所以治療腫瘤的同時,有必要改變患者的體質。中醫在改善體質方面有較好的作用,中醫改善體質靠的是辨證論治,正確的辨證論治可以達到抑制瘤體生長的作用。

改善機體內環境是長期的過程,並不是短短的數十天就能改善的,需耍服藥兩三年時間,並應時時辯證論治改善隨時變化的內環境。

  甲狀腺癌會遺傳嗎?

甲狀腺癌大約佔所有癌症的1%,但據國際癌症學會資料統計,各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甲狀腺癌按照病理型別一般分為四種: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喝和未分化癌。甲狀腺癌的發病原因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目前還不是十分明確,也沒有特別的致癌因素。一些流傳在民間的說法,如食用碘、刺激性食物等會誘發甲狀腺癌,但在醫學上肖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從流行趨勢來看,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是該病的好發人群,而具體是何種因素導致,醫學上尚無明確的解釋,可能與女性體內激素水平有關,臨床亦證實,甲狀腺癌的女性患者為男性患者的2~5倍,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

甲狀腺癌具體確切的病因目前尚難肯定,但從流行病學調查、腫瘤實驗性研究和臨床觀察,甲狀腺癌的發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約5—10%甲狀腺髓樣癌有明顯的家族史,另外僅有約7%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可能有家族性遺傳傾向。

  2、碘和促甲狀腺激素(TSH)

攝碘適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狀腺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3、其他甲狀腺病變

臨床上有甲狀腺腺癌、慢性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舯或某些毒性甲狀腺腫發生癌變的報道,但這些甲狀腺病變與甲狀腺癌均關係尚難肯定。

  4、放射性損傷

用X線照射實驗鼠的甲狀腺,能促使動物發生甲狀腺癌。

  哪些生活習慣可預防癌

  每天都要充分活動

身體活動不僅可以避免肥胖,還能調動機體免疫系統的積極性,能有效預防癌症。

身體活動不單指專門的運動、健身,也包括人們的日常活動,如快走、騎腳踏車、爬樓梯等,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相當於快走);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加,增加到每天60分鐘或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或者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的強度較大的身體活動;同時避免長時間地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等。

  餵奶可降低乳腺癌風險

專家組對飲酒做了科學的分析發現,過量飲酒增加多種癌症發生的危險。因此建議:如果喝酒,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一份含酒精10~15克)。

陳君石解釋說,有充分證據表明,酒精可增加胃腸道、上呼吸道和乳腺癌的危險性。尤其對於女性,酒的危害性更大。因為女性的體脂比男性高,對酒精作用的敏感度就比男性更高,因而喝酒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大大增加。

預防癌症報告的另一個亮點是:母親對嬰兒最好進行6個月的完全母乳餵養,而後新增其他液體和食物。

母乳餵養,不僅有利於母親產後減肥,還對母親乳腺癌特別是絕經後乳腺癌等癌症的預防有重要的作用。

前4~6個月的完全母乳餵養要求不新增任何其他食物或包括水在內的飲料,4~6個月後可以新增輔食,並建議繼續進行母乳餵養。

  控制體重是防癌第一措施

將控制體重作為預防癌症的第一措施是《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預防》的第一亮點。

身體肥胖可以增加患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膽囊癌等癌症的風險,這種關聯性已有充分證據證明。腹部肥胖和結/直腸癌、胰腺癌、絕經後的子宮內膜癌等癌症關係密切,而腰圍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關係也是非常顯著的。

“不要滿足於正常體重,要在正常範圍內儘可能地瘦。”陳君石院士表示,身體中即便是少量的多餘脂肪都可能增加癌症的危險。但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對於超重和肥胖者,即便是很少的體重降低也能減少癌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除了少吃高能量(尤其是高糖或低纖維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如紅燒肉、炸薯條和奶昔等)的食物,避免含糖飲料等飲食習慣外,更應增加身體活動。

  紅肉每週別超1斤

陳君石建議大家限制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的攝入。因為紅肉可能是導致結/直腸癌的重要元兇,建議每週攝入最好不要超過500克,即便吃,也要儘可能採取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醃製或經過加工的肉類。比如廣東風味的鹹魚,可增加鼻咽癌的發生風險。

報告中建議每餐都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每天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非澱粉蔬菜和水果。將澱粉類根或塊莖食物作為主食的人,要保證攝入足夠的非澱粉蔬菜、水果和豆類。有證據表明,水果有助於預防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多種癌症。

  防癌:果汁代替不了水果

關於水果的建議是:吃完整的水果而非喝果汁。

完整的水果對預防癌症有充分的證據,而去渣的果汁相當於含糖飲料,因為完整的水果除了已經發現的營養素外,或許還有其他植物性化學物質對人預防癌症有保護作用。如果非要喝果汁,那麼建議將整個水果打碎不要濾渣,這樣營養素和植物性化學物質會儲存在果汁裡。

同時,發黴的穀類和豆類中的黃麴黴素是肝癌的致病因素,請大家儘量避免攝入。為保證每日鹽攝入量低於6克,限制攝入含鹽的加工食品,如鹹魚、鹹菜、燻肉、酸菜等。

  果蔬能防癌並非因其為鹼性食物

吃某些食物讓體內環境保持酸鹼平衡,這種理論長期霸佔著消費市場。在本次營養大會上,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就這個理論作了解釋。

食物的酸性鹼性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來區分的,而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不是僅僅由食物燃燒後剩餘的集中礦元素決定的。

結語

:癌症的預防還是很重要的,很多癌症就是因為發現的太遲了。耽誤治療才會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說必要的體檢還是要做的。(文章原載於《抗癌之窗》,刊號:2012。02,作者:劉超,黃金昶,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