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煙霧病,乍一聽就能讓人腦海裡浮現出一幅煙霧繚繞的景象,這種病跟抽菸有關嗎?跟霧霾有關嗎?真相可能讓你“大跌眼鏡”,它竟然是一種發生於顱內的腦血管疾病。

異常血管網形似“煙霧”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6A病區專家宮衛東主任介紹,煙霧病又稱“自發性腦底動脈環閉塞症”,是一組以雙側頸內動脈末端和(或)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起始部緩慢進展性狹窄以致閉塞後,腦底出現代償性異常血管網為特點的腦血管病,因其血管造影形似“煙霧”,故稱為“煙霧病”。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異常血管網在腦血管造影時形似“煙霧”

據文獻記載,煙霧病於20世紀60年代在日本被首先發現,其後世界其它國家相繼發現相關病例。1969年,日本學者Suzuki及Takaku將該病稱之為“moyamoya”。“ moyamoya”在日語中意為“噴出的煙霧”,“煙霧病”由此得名。

近年來,隨著經顱多普勒超聲、CT、磁共振以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學技術的逐漸發展和普及,在我國,煙霧病不再罕見,確診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趨勢。

煙霧病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煙霧病是一種慢性進展的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通常沿用日本的鈴木分期,對該病進行分型,以揭示煙霧病逐漸發展的過程:

★I型和II型是指血管的狹窄期,顱內逐漸出現煙霧狀血管;

★III型和IV型是指煙霧血管形成衰竭期,煙霧狀血管逐漸增多;

★V型和VI型被稱為代償血管形成期,顱內煙霧狀血管逐漸消失,大量顱內外異常血管吻合形成。

與其他腦血管疾病類似,煙霧病在起病初期,往往無明顯症狀表現。但隨著病程進展,煙霧病的危害開始顯現。

宮衛東主任進一步講解道,

煙霧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腦出血、腦缺血,部分表現為癲癇、頭痛及認知功能障礙等。

一)缺血性表現:

輕者表現為TIA發作、肢體無力及感覺異常等;若發生腦梗死可有偏癱、視野缺損、言語不清等,嚴重者會發生意識障礙,昏迷不醒。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二)出血性表現:

主要為煙霧狀血管或合併的微動脈瘤破裂導致,一旦發病,會突發頭痛嘔吐,嚴重者陷入昏迷。以腦室內出血或腦實質出血破入腦室為常見,這部分患者病情往往較重。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有症狀的煙霧病患者可同時出現腦梗死和腦出血,這無疑會加大治療難度,給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重建”血運 手術治療煙霧病

煙霧病的本質是腦血管主幹(頸內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狹窄和閉塞,導致灌注異常,引起腦細胞缺血,同時又伴以代償性顱內異常新生小血管。這些煙霧狀血管畢竟不是原始正常的血管,壁很薄,容易破裂出血,這就是煙霧病既容易引起腦梗死,又容易出血的原因。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根據《煙霧病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目前對於煙霧病主要採取藥物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其中,藥物主要是用於對症支援治療或圍手術期管理。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腦血栓形成並維持足夠的腦血容量,以及針對患者症狀(如頭痛、癲癇)給予相應藥物治療。

手術則是目前最主要的煙霧病治療方式,可分為直接血運重建術、間接血運重建術以及聯合(直接+間接)血運重建術。手術治療的目的,是使用來自頸外動脈系統的血液供應來增加顱內血流,從而改善腦血流量和腦血流儲備能力。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神經外科團隊開展煙霧病手術

“這就好比‘南水北調’,黃河水情不足時,就從長江引流,支援北地,緩解缺水局面。”宮衛東主任形象地打了個比方,透過手術建立由腦外血管向腦內供血的通路,改善腦內血流。腦血供改善以後,對於煙霧狀血管的供血需求會逐漸減少,從而降低再次發生腦缺血和腦出血的風險,改善患者的預後。

早發現 早治療 著眼遠期神經功能

春節前後,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6A病區已先後收治了20多例煙霧病患者,神經外科專家團隊依患者病情特點,逐一開展了個體化的外科手術治療,有望降低再次發生腦缺血和腦出血的風險,改善患者的遠期神經功能,使患者獲益。

藍十字腦科 | 煙霧病--暗藏殺機的"文藝範"

▲重建血運,“灌溉”缺血腦細胞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外科6A病區專家宮衛東提醒: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煙霧病若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大大降低對身體的危害,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預後效果。對於兒童或成年人不明原因出現頭痛、癲癇、肢體無力、麻木、失語、癲癇、一過性黑朦等,就要考慮是不是煙霧病,需儘快到具備專業診療能力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