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粉紅殺手":乳腺疾病高發 但並不可怕

華聲線上4月7日訊(通訊員 曾成)“無論從我院去年的體檢資料來看,還是統觀全球趨勢,乳腺疾病依舊呈高發態勢。”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乳腺科主任毛傑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透露,乳腺癌不再是“專屬老年病”,不少年輕女性已經被“盯上”。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患者總體數量有所增加,但大多處於45至55歲年齡區間內,即便有年輕女性被確診為乳腺癌,也大多非高風險,危重機率並不高。“我們始終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及規範化治療的重要性。”

哺乳可預防乳腺疾病 這幾類“高危”人群需警惕

“月經初潮早、絕經晚的人群,是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因為體內的週期性激素會持續作用於乳房,時間越長髮病率越高。”此外,乳腺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如果家中有女性親屬,尤其是直系親屬患乳腺癌,那患病機率將大大增加。

應該注意的是,晚婚晚育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毛傑認為,產後哺乳可以讓乳房充分發育,而晚婚晚育屬於人為干預生物的生育過程,導致疾病風險提高。

“從接診情況看,教師、會計是乳腺疾病高發人群。”長期較大的工作壓力和精神緊繃的焦慮情緒,對內分泌干預較大,可能誘發乳腺疾病,尤其是經常攝入高熱量食物,又喜歡熬夜缺乏鍛鍊的年輕人,需要加強警惕。

近年來,隨著母乳餵養的廣泛推行,大多數女性都瞭解到母乳餵養對新生兒的益處。事實上,母乳對女性防治乳腺疾病也有重要意義,不僅能有效降低疾病發生機率,還能緩解乳腺增生,毛傑強調道。

防範未知“胸”險 預防勝於治療

資料顯示,在去年湖南婦女兒童醫院13000餘名體檢物件中,有100餘名女性被檢出乳腺疾病,今年,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也正在針對廣大女性開展專業、深度的體檢工作。

“所有惡性腫瘤中,除了宮頸癌與胃癌,其他類癌症,都沒有明確致病原因,從而無法實現一級預防,所以透過二級預防手段,早發現、早診治,依然是乳腺疾病病程管理的重要步驟。”

在平日,要留意乳房的各種變化,觀察是否有異端、不對稱的情況,養成自檢習慣,一旦出現腫塊,按壓時有明顯痛感,或乳頭反覆出現瘙癢、糜爛、滲液、結痂的情況,要及時就醫。

當然,發現腫塊和結節也不要立即陷入恐慌,因為大多數增生都是良性,不一定會癌變,毛傑強調,部分患者會隨著雌激素分泌的變化,出現增生性假腫塊,要確診病變的話,必須在生理週期不同階段,透過2次以上的B超比對結果。

他建議,40歲以上的普通女性,至少每年做一次篩查,而乳腺癌高危人群,篩查年齡應提早到40歲以前。

無懼“粉紅殺手” 乳腺癌或將“慢病”化

腫瘤到了晚期就等於絕症嗎?毛傑表示,隨著診療模式的更迭,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顯著提高,乳腺癌“慢病”化,患者實現“臨床治癒”帶癌生存將成為常態。

“我經手過術後40年不復發,預後效果良好的患者,也接診過術後20年多次復發,但依然生存良好的患者。”毛傑強調,如果不幸罹患乳腺癌,當事人要客觀對待病情、積極就醫,“談癌色變”的恐慌和焦慮對控制病情沒有積極意義。

隨著醫學進步,乳腺癌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增多,除了手術、放療、化療外,還有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和免疫治療,均能較好延長了患者生命、提升生活質量。即使是晚期乳腺癌,透過規範化診療,也可以像慢病一樣管理,使患者腫瘤得到長期控制,實現長期“帶瘤”生存的。

此外,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不僅僅取決於醫療技術和生物醫藥發展水平,康復和護理,關注患者心理健康,推動乳房重建技術的進步,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