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植物,當它們的莖杆遭到外力破壞出現傷口時,會流出鮮紅的汁液,就像“流血”一樣。比如分佈於非洲和歐洲的龍血樹,當樹幹受到傷害後會流出紅色的樹脂。再比如,分佈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雞血藤,其韌皮部含有一種紅色的液體,當用利刃將它的莖切割後,會有鮮紅的液體流出,就像雞血一般。而在蘑菇這個大家族中,也有一些種類,在受到刺激或者受到傷害後也會“流血”,你們沒有見過吧?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血紅小菇

這種蘑菇是在18世紀末在德國首先被發現,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傘菌目白菇科小菇屬,在我國境內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夏秋時節有時會在林間的腐朽枯木上看到它們的身影。

血紅小菇和其它蘑菇一樣,是由菌絲體聚集而成,或者是由成熟的孢子發育成菌絲體而後成長起來的。在生長的過程中,蘑菇的其它結構,比如囊狀體、擔子等,如果追溯它們的來源,也可以歸根為絲狀細胞,而這些絲狀細胞也都是由菌絲體分化而來。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血紅小菇的菌蓋直徑一般在2-4釐米之間,呈圓錐形,周圍邊緣部分有條紋,呈百合色。菌柄的長度差異較大,低的只有2釐米,高的可以長到近10釐米,其顏色與菌蓋基本同色。如果血紅小菇的傘蓋和菌柄受到傷害,可分泌出紅色的汁液,這些紅色的汁液,同樣來源於菌體中的絲狀細胞。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一般情況下,在血紅小菇處於“幼年”時期,分泌出汁液的機率較大,而一旦成熟,在受到傷害後一般不流出紅色的汁液,而只留下一道紅色的痕跡。

血牙菌

這也是一種能夠流出“血液”的蘑菇,從外形上看,它的傘蓋為乳白色,就像牛奶一樣,只不過在生長的過程中,傘蓋上會滲出並聚集大小不一的紅點,就像血滴一樣,不喜歡它的人形容它為“惡魔牙齒”,喜歡它的人形容它為“牛奶加草莓”。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血牙菌主要分佈於美國西北太平洋沿岸、歐洲中部的松樹林中,我國的一些地區也偶爾可以看到它們。和血紅小菇不同,血牙菌上面滲出的紅色液體,並不是在受到傷害後才出現,而是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自發地出現。聚集而成的“血珠”,其實是從蘑菇的氣孔中滲透出來的,味道很苦,生物學家們研究後發現,這種植物的“出血”行為,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自己成為人類和其它動物的“盤中餐”。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血牙菌上面滲透出來的汁液,雖然味道不咋地,但是其中含有一些具備抗凝血的成分,與某些現有掌握的抗凝血藥物的作用相當。

蘑菇流出的“血液”為什麼是紅的?

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些蘑菇所流出的汁液中,含有一種叫做“血紅素B”的物質,當與空氣接觸以後,會在陽光的作用被氧化、分解形成穩定的血紅素。

這種血紅素從本質上看,屬於吡咯喹啉類生物鹼,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和生物毒性,在海洋中生活的海綿,很多體內都含有這些成分,但陸生生物就很少見。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剛才提到的血紅小菇,還有一種特殊的“技能”,那就是可以發出微弱的熒光,由於強度不是怎麼大,所以肉眼一般很難觀察到,需要藉助專業的相機連續曝光才可以呈現出來。究其原因,原來是血紅小菇的植株體內,含有一些熒光素物質,在與空氣接觸後會被氧化,從而被啟用形成熒光素酶。相較於血紅小菇發出微弱的熒光,有一種蘑菇能夠發出比較強烈的熒光,那就是熒光小菇,它們的體內所含熒光素的數量,要比血紅小菇多得多。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這些會“變色”的蘑菇能吃嗎?

從人類食物的角度出發,自然界的蘑菇可以劃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可以安全食用,一種是具有毒性的。除了血紅小菇、血牙菌可以流出紅色的汁液外,還有很多蘑菇在受到刺激或者傷害後會變色,比如雙色牛肝菌會變為青色、樁菇會變為深褐色、紅柄牛肝菌會變為藍色等等。

野外如果看到會“流血”的蘑菇,能採摘食用嗎?

這些蘑菇切開後之所以會變色,一般與蘋果切開後變化的道理差不多。蘑菇的組織被切開後,組織中的一些酸性物質,在與空氣接觸後,發生了相應的酶催化氧化反應,氧化後的產物所呈現的顏色與之前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給了我們一種非常明顯的視覺差異。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自然界中的蘑菇種類眾多,目前人們對它們的瞭解還不夠全面,僅靠一些傳統的辨認方法,很難對其是否存在毒性、毒性多大有充分的把握。所以,進入夏季以後,那些喜歡到野外採蘑菇的愛好者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切不可盲目嚐鮮和判斷,最好的辦法還是透過正規的渠道購買安全的食用菌。否則做不好,一旦出現失誤,那麼“食菌不規範,全村來吃飯”的情形,就有可能發生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