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秋已至,一夜冷一夜,晝夜溫差大,是最容易生病的時節。

此時節,很容易新病舊疾一起來,傷風感冒、血栓突發、鼻炎、咳嗽…。。

因此,此時也被稱為“多事之秋”,一定要主要保護身體健康,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入秋後,要注意多喝“茶水”,可很好滋陰潤燥,止渴生津,提神消疲,對抗秋燥。

滋陰潤燥,喝人參地節茶水

秋季乾燥,會出現咽乾、乾咳少痰、面板乾燥等一系列“秋燥”之症。

此時,用人參、百合、地節、蒲公英根、苦蕎,五者搭配,泡水喝,可養心潤燥、增強抵抗力。

人參,滋陰補生,扶正固本,含有人參皂甘,強心氣、補肺氣。

百合,歸肺經、心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效。

地節,可清熱潤肺,補益五臟,可改善乾裂、粗糙的面板。

苦蕎,清熱降火、降壓、改善微迴圈。

蒲公英,清熱去火,性質微寒,可改善人參滋補容易上火的問題。

五種搭配在一起, 滋陰潤燥,養心安神,是秋季對抗秋燥不錯的飲品。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養胃止痛,喝蒲公英刺玫茶水

秋季,是胃病高發期,受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會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都較弱,此時,喝點養胃止痛茶,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用,蒲公英,搭配刺玫花,一起泡水代茶飲, 可養胃止痛。

蒲公英,入胃經,可清胃熱、消胃炎,止胃痛,對幽門螺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胃潰瘍,及胃粘膜損傷,有保護作用。

刺玫花,‘’藥食兩用‘’,藥性溫和,能理氣活血、疏肝解鬱,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等症。

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有助於養胃、暖胃,緩解胃痛,是秋季暖胃的不錯茶飲。

秋已至,吃“二白”,滋補更健康

1、白蘿蔔

白蘿蔔,是入秋後的好食材。它味甘、辛,性涼,入肝、胃、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同時,白蘿蔔,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秋冬健康。

食積腹脹,消化不良,胃納欠佳,可用生白蘿蔔搗汁飲用。

噁心嘔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等,可將白蘿蔔切碎用蜜煎,細細嚼咽。

2、山藥

山藥,也是秋季好食材之一。吃山藥,可養護脾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緩解秋燥,是一味平補脾胃的食物。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

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預防心血疾病,益志安神、延年益壽。

秋已至,守“三氣”,少生病,更健康

1、守護腎臟,補腎氣

秋已至,天氣轉涼,此時,一定要注守護腎臟,補養腎氣。

秋冬養陰,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為來年的陽氣生髮做足準備,不應耗損精氣而傷陰。

人體的精氣,是由腎供養的,秋冬若不養腎,導致精氣不足,反而傷陰。

所以,入秋後,要注意保護腎臟,滋補腎氣。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腰為腎之府,腎出於湧泉,腎以溫為補。

所以,補腎氣,可“一泡”、“二搓”:

一泡:熱水泡腳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熱水泡腳,保護足部保暖,有助於養腎健康。

泡腳後,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體內血液迴圈,強健腎臟。

二搓:搓耳朵、搓腰眼。

雙手輕捏雙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2-3次,每次20下。

2。0MB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雙手抵住腰眼,旋轉按摩,或用手搓熱按摩皆可。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2、守護陽氣

陽氣,為生命之根,失此百病不約而至!

進入秋季,寒氣開始加重,此時,要助於補陽,護住身體陽氣。

護住身體陽氣,可以為秋冬防寒打基礎,提高抗病能力,使得秋冬少生病。

曬後背,補陽氣

後背的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所以,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太陽時,要讓自己安靜、定神,找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靜靜地曬,或者聽些典雅的音樂。

秋已至,喝“一水”,潤燥更健康

按神闕穴,益氣補陽

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3、守護肺部,潤肺氣

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秋氣通於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

秋燥傷肺,所以,秋季,要守護好肺部健康,滋潤肺氣。

練“呬”字訣,潤肺補氣

呬,讀(si)。

口型:開唇叩齒,舌微頂下齒後。

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

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深呼吸,強肺臟

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這種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