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古代封建王朝的權力爭鬥講究一個贏家通吃,因此非常血腥和殘酷。

在權力鬥爭中失敗的人下場都不會太好,而在帝王家中,失敗的人更是免不了被處死,或者是死於各種各樣的“意外”。

例如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皇帝在剛即位時就處死了自己九歲的弟弟,而他的弟弟在死前說的一句話,竟流傳了千年。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這個皇帝是

劉宋王朝

的一位廢帝,名叫劉子業,而他殺掉的弟弟叫做劉子鸞。

劉子業之所以殺掉劉子鸞,政治鬥爭的因素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劉子業的性格因素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其實按道理來說,皇帝這個位置輪不到劉子業,因為他的父親劉駿並非太子。

在劉駿那個時代,太子是嫡長子劉劭。

但因為太子牽扯巫蠱之禍等一系列因素,宋文帝劉義隆就打算廢掉太子。劉劭在得知訊息後先下手為強,率領禁軍弒父奪位。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在講究品德的封建時代,皇帝得位正不正以及品德如何,比他的能力更為重要。

所以劉劭弒父奪位一下子捅了馬蜂窩,各路人馬紛紛對其口誅筆伐。

而劉子業的父親劉駿乘此機會起兵“清君側”,受到了各方勢力支援,最終擊敗劉劭成為皇帝。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在劉駿成為皇帝后,劉子業一下子成為了嫡長子,於是被封為太子。

在當上太子後,劉駿便對劉子業相當嚴苛,尤其是在其學業上。

而劉駿嚴苛的管理使得劉子業的性格變得愈發偏激,這又

讓劉駿對劉子業進一步不滿。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在劉駿即位三年後,他的第八子劉子鸞出生了。

劉子鸞是劉駿最寵愛的妃子殷淑儀所生,所以當劉駿對太子劉子業不滿時,就生出了廢掉太子的念頭。

但此時太子身邊的黨羽已經逐漸形成,所以

廢太子一事遭到了很多阻礙

。再加上劉子鸞年紀尚小,因此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經此一事,劉子業感受到了劉子鸞對自己的威脅,也奠定了自己上位後殺害劉子鸞的基礎。

父親廢掉太子的想法,使得劉子業的性格進一步變得乖張暴戾,以至於他在上位後,曾把自己的母親氣得要讓身邊的人拿刀來,她要刨開自己的肚子看看,自己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兒子。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劉駿即位11年後,他因病去世,於是太子劉子業即位。

在剛即位時,劉子業就立刻誅殺了自己的弟弟劉子鸞,而當時劉子鸞才9歲。

在聽聞自己即將被處死時,劉子鸞展現了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老成,只是輕嘆了一句:願身不復生王家。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這句話流傳千年,在我國很多宮廷劇中都有出現。每當皇室成員在權力鬥爭中落敗,都可以哀嘆一聲

“願身不復生王家”

如果這位皇室成員並沒有參與權力鬥爭,只是被牽扯了進來,甚至是一直在試圖遠離權力鬥爭,那他這句哀嘆就顯得更加悲哀和應景了。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而且不單單是劉子鸞,劉宋的宗室有很多都沒逃脫劉子業的魔爪。

劉子業的父親劉駿有二十多個兒子,除開早夭的,基本被劉子業屠戮殆盡。

和劉駿同輩的叔父們有些逃過一劫,但很多在生前都遭受過劉子業的凌辱,甚至被逼吃豬食。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劉子業的乖戾和殘暴除開政治鬥爭以及環境影響,還和他的年紀有關。

事實上劉子業出生於公元449年,於公元464年登基,登基時僅為15歲。

一個15歲的人突然掌握了對天下人的生殺大權,再加上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做出什麼事情都不奇怪。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他的殘暴也引發了朝野之上很多人的不滿。

劉駿在死前曾留下5位顧命大臣,其中一位在劉子業即位後被他迅速誅殺。

剩下四個有了危機感,再加上劉子業的殘暴,他們自然會想辦法廢掉劉子業。於是在公元466年,劉子業遇刺身亡,時年17歲。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其實縱觀劉宋歷史,“願身不復生王家”在這個朝代被描述得淋漓盡致。

父子反目、兄弟相殘每一代都有發生,如果不是劉駿去世得早,他再活個20~30年,劉宋王朝廢立太子的風波將愈演愈烈,到時候劉駿和劉子業的反目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皇帝處死自己9歲的弟弟,弟弟死前道:願身不復生王家

到了劉宋王朝後期,“願身不復生王家”可以說是變成了一種詛咒。

在劉子業後劉宋王朝又有三名皇帝登基,但每個人在位的時間都不到10年,這三個人在位的時間加起來只有13年。

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血腥的政治鬥爭中登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