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為本。

修身為本。

【“故曰:‘內修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王之道也。’曾子曰:‘不勞不費之為明王,可得而聞乎?’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勞乎?”】

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只要對內推行“七教”,國君就不會因為政事而辛勞,對外實行“三至”,國家資財就不會耗費。這就是聖明君王的治國之道。

歷史上,聖明君王的治國之道都能得以體現。比如貞觀盛世的時候,對內社會治安好得令人難以置信。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在貞觀六年的時候,全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有三百九十人,唐太宗心懷慈仁,就命令他們這一年回家過年,第二年秋天的時候再回來執行死刑的判決。

結果到了第二年秋天,這三百九十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無一例外地按時回來接受死刑的判決。唐太宗非常感動,又把他們全都赦免了。所以,推行聖賢教誨,對內確實可以國泰安民,對外實行王道,確實能夠王天下,給世界各國都做一個好榜樣。

在《貞觀政要》中,太宗曾對群臣說:“貞觀初年,人們頗有異議,認為當今不能夠施行王道,只有魏徵勸我推行王道,推行聖賢教誨。朕聽了他的話,結果不到幾年就達到中原安定、邊遠外族臣服的結果。突厥從來就是中原的強敵,如今突厥的首領卻配刀值宿來做禁衛,部落也跟著穿戴大唐的衣冠。朕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都是魏徵的功勞。”用聖明的明王之道來治國,就可以對內安定,而對外也能夠王天下,萬國來朝,中心悅而誠服。

“曾子曰:‘不勞不費之為明王,可得而聞乎?’”曾子聽了,非常想知道這種不為政事而奔忙,也不耗費資財,就能夠稱上聖明的君王之道。所以就再向孔子請教:“您能再給我詳細地講講其中的道理嗎?”

“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勞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採取了疏導的方式治理黃河,結果受禪讓得了帝位,他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禹最卓越的功績,除了治理黃河之外,就是把中國的國土劃分為九州。後人稱之為“大禹”。

皋陶,也是帝舜時候的大理官,就是司法長官,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大法官。據說他長著青臉鳥嘴,鐵面無私、斷案公正,所以他被史學界、司法界公認為中國司法的鼻祖。

孔子說:“古代的舜帝,有大禹和皋陶這樣得力的臣子在左右輔佐,他不用離開坐席,而天下便得到治理,這樣君王還有什麼辛勞的呢?”舜之所以能夠得到大禹、皋陶等賢能之人,也是因為他自己的德行修養得好。《論語》上說:“舜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他就是把自己修身修到了,然後任賢使能,感召了天下的賢德之士來輔佐,達到“無為而治”。

堯曾經問舜治理天下的方法,舜回答了兩個字“事天”。什麼叫“事天”?就是按照天道自然的規律來治理。“平地而注水,水流溼”。同樣是在平地上注水,水自然會流向潮溼低窪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就燥”。同樣是想把一堆柴火點燃,火自然會把乾燥的柴火點燃,“召之類也”,這就是“感召”的原因,如同《周易》上所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所以,“堯為善而眾美至焉,桀為非而眾惡至焉。”堯帝憑著自己的美德,感召了德才兼備的人;夏桀品行敗壞,他所感召和任用的也是德行有缺失的人,甚至是狡猾奸佞之人。要想達到無為而治,關鍵就在自己修身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