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獲取授權

過橋米線,是雲南著名的風味小吃。滾燙的雞湯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漿做成的構成了雲南最有名的風味:一種“線”,“過橋米線”。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製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進餐時,以大“海參碗”盛湯,加味精、胡菽、熟雞油。湯滾油厚,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磕入碗內,繼而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雪白、細嫩。然後再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製成的,俗稱“酸漿米線”,工藝複雜,生產週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製作方法。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幹漿米線”。幹漿米線曬乾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幹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到雲南吃過橋米線,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時聽到這個聞名遐爾的有關過橋米線的傳說,知道來歷,吃起來會更添美妙滋味。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吃到正宗道地的過橋米線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北京如此,在雲南也是如此。雖是一道地方小吃,但是上好的過橋米線對原料和製作過程要求非常高,在北京或雲南只外經營的商家,如果沒有運輸和採購上的能力,或者規模、檔次上的經營能力,根本就不太可能做的出來。即使對於雲南當地的廚師來說,料理出過關的過橋米線也需要多年的經驗。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過橋米線的關鍵是在於一碗湯,這碗湯的做法很講究,原料除了豬骨頭外,必須要用兩隻壯母雞,一隻老鴨子。用三隻壯母雞、兩隻老鴨子是不行!這是多年來廚師積累下來的經驗,這樣燒出來的湯才鮮,而且一定是老鴨子!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雞鴨都要現時宰殺,而且要把雞血留著,等到用猛火把豬骨和雞鴨煮上四五個小時後,把湯裡的所有東西撈出來,把雞血擠成碎塊放進湯裡,不停攪動,這時雞血會把湯裡的雜質凝在一起,湯從乳白色變得清澈透亮。撈出沉澱物後再把豬骨放進去,用小火再慢慢燉一兩個小時。這一道工序現在的過橋米線餐廳一般都不用了,為了保證讓顧客看到自己的湯的確是豬骨和雞燉出來的,(好些湯裡也不用老鴨子了,都用清一色的養雞場出產的飼料雞)湯的顏色故意要保持乳白色。

雲南十八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要是乳白色色度不夠,把一筒“餌塊”(也是雲南一種用大米制成的食品)丟到湯裡,要多白就有多白。這是時下烹飪的秘訣之一呀!有一些做過橋米線的以為湯裡面煮的東西越多,味道就也好,什麼魚肉、 火腿都放進去煮,這是不懂烹飪的人乾的,五味調和,就是要“調”,不是一鍋燴,這樣煮出來的湯失去了過橋米線鮮香、爽口的特點。

怎麼樣,看了小編安利的過橋米線,你是不是也想去一趟雲南感受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