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追尊皇考金箋文:“……謹上金冊上尊號曰佑宗衍皇帝……”

廟號是我國古代皇帝死後被被供奉時的稱呼或名號,也可以稱之為尊號,自古以來,皇帝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起的名號有“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幾大類。簡單點來說,就是對國家有功,值得後世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最加廟號,但這並不是隨意就能追加的,在我國400多位皇帝中,有的甚至還沒有廟號。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廟號的起源來自商朝,大約公元1046年商朝滅亡後,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廟號被廢除了千年之久,直到漢朝才再次被啟用,比如漢高祖劉邦,就被後世追封為太祖高皇帝,還太宗劉恆,被追封為太宗孝文皇帝。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廟號對於皇帝的重要性,也是我們對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步驟。

但是讓人疑惑的是,在明朝時期,有一個人的廟號卻存在爭議,他就是明成祖朱棣。從公元1398年,建文帝繼位,再到朱棣以發動奉天靖難為名,趁機造反。朱棣登基後,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外交,文化上,都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按照廟號的規定,明朝開國皇帝為明太祖。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到了朱棣這,不管是從功績,還是朱棣所留下的文化建築,都足以讓他被稱為“明太宗”了,但是為何他的廟號卻僅僅成為了“明成祖”呢,要知道“太宗”和“世祖”之間存在了很大的差別的。

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太祖”就是歷代開國皇帝的廟號的象徵,不僅僅是因為建立新朝,更是對他們正統皇帝身份的肯定,比如宋太祖趙匡胤,清太祖努爾哈赤。而太宗則是僅次於太祖的一個廟號。按照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然後再以此區分親疏貴賤。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周禮》中提到“辨廟祧之昭穆”也就是說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 為穆,然後以此類推。能夠獲得太宗廟號的,基本上都是王朝的佼佼者或者開創者,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唐太宗李世民,清太宗皇太極,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按理說,以朱棣的作為,應當也可以在死後被尊為“明太宗”,那麼到底是誰偷走了他的廟號呢?

我們都知道,明朝後期,國力衰退,君王無治國之能,以至於大部分明朝皇帝都英年早逝,到了明武宗朱厚照這一代,已經沒有子嗣繼承皇位了,於是只能想辦法從旁系宗室中選立一個繼承人,結果千挑完全,選到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按理說,朱厚熜的幾位,是要一人祧兩房,延續自己和明武宗一脈的傳承。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但是問題就出在朱厚熜的繼位上,當時朝臣都上奏,讓他尊自己的伯父,也就是明孝宗為“爹”,這就相當於過繼,但朱厚熜並不同意,堅持追封自己親爹為“皇考恭穆獻皇帝”,自成一脈。對古代來說,最注重的就是血脈正統,雖然朱厚熜不是明孝宗直系子嗣,但根據記載,朱厚熜祖上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憲宗朱見深,可以說,也是朱棣這一脈的子孫。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但是偏偏朱厚熜不按常理出牌,非要將自己的親爹也追封為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於是就拉著自己的太祖爺爺朱棣一起,將他的廟號由“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後來在清朝修編《明史》時,便將朱厚熜時期的記載,編著了進去,正是因為這樣,朱棣才從明太祖,直接降了幾級,成為了只有一般作為的“世祖”。

朱棣廟號本是明太宗,後來為何改為成祖?是間接承認篡位的事實?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後期明朝統治的混亂,不僅歷代有作為的皇帝都英年早逝,就連子嗣傳承都斷了,而新冊立的皇帝自然也不願意再認別人當爹,所以就會想盡辦法為自己證明,這樣一來,明朝歷代皇帝的廟號,都會從新變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朱棣的廟號被“偷走”的原因了。